2019年1月18日 星期五

「統一是不道德的」

2011-01-28陸委會20週年紀念馬英九去演講,只有陳哲與二位戰友到場抗議,我們被趕到對街,前面還停車擋住,警察三面圍住陳哲與兩位戰友,包括便衣的也是警察與過安人員。陳哲高舉的看板是「統一是不道德的」,以及說明「統獨不是認同問題,而是道德問題,因為統一傷害人權、民主、自由。這是個人這個唸哲學人的深刻認識。另一看板是「拒統」「拒統vs反獨是兩岸國家級戰略pk





在中國台商的台企聯組織17日晚在北京舉行新春聯誼活動,大陸國台辦主任劉結一在臺商聚會場合重談「習五點」等。18日陸委會回應。如果2020不再是民進黨執政,陸委會可能就不會說: 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 ... 我們早已認清中共欺騙伎倆等。下為陸委會新聞稿:

陸委會:中國共產黨不可信任,「一國兩制」終局安排沒有民主自由,國臺辦談話充滿欺騙與謊言
發布日期:108-01-18

陸委會新聞稿第007號

針對中共國臺辦主任劉結一在臺商聚會場合重談「習五點」,及企圖以「不在臺施行陸方制度、體現對臺關懷照顧」等別有用心、矮化臺灣的謊言,欺瞞推銷「一國兩制」。大陸委員會今(18)日鄭重指出,中國共產黨一黨專制、沒有民主文明思想,更無所謂治理與制度信用,「一國兩制」早已是失敗與錯誤的政策,絕不可能得逞。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民主自由是臺灣社會的核心價值,臺灣人民將堅守保護,我們早已認清中共欺騙伎倆、絕對不會接受「一國兩制」、更不會參與「兩制方案」;國際社會也注意到中共改變臺海現狀的企圖與野心。

陸委會強調,中共提出以專制社會主義為主體的「一國兩制」,最主要的關鍵在於中共政治體制與社會制度充滿缺陷僵化,無法吸引外界,更無法與民主制度融合;全球沒有「一國兩制」這樣體制的國家,從今日香港及中國大陸內部新疆西藏等極端治理方式,凸顯中共對臺操作打壓、欺騙的荒謬與陰險,終究徒勞無功。陸委會強調,中華民國憲政體制沒有「兩制」的空間,「一國兩制」是在壓迫消融中華民國主權及臺灣民主體制,臺灣長期民調8成以上民意均拒絕此一倡議,國內各界都不會附和參與、也絕不會「與虎謀皮」,去討論、背書消滅自己國家的「兩制方案」。
https://www.mac.gov.tw/News_Content.aspx?n=05B73310C5C3A632&sms=1A40B00E4C745211&s=7D5D54D2EEDB806F

2019年1月15日 星期二

文法是英文的理論

文法是英文的理論。

「陳立民英文法《英文法 2.0金字塔英文法 三次元英文文法法 理解英文法 CLM Understanding English Grammar 2.0By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 16 Jan 2018


邀請 google「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圖片,可見約300幅個人第一的學術創作與道德政治實踐記錄照片。

 

2019年1月14日 星期一

提昇《台灣前途決議文》

提昇《台灣前途決議文》

提及民進黨的黨綱時,台灣人第一個想到的大概是《台獨黨綱》,它具體表現在《台灣前途決議文》內,這篇決議文的主要內容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它的名字叫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台灣前途由二千三百萬人民決定。因為這篇決議文是一般台灣人民對民進黨的直覺印象,以及民進黨陣營或綠營或獨派內人士活動圍繞的中心,它是篇重要文件,因此對它可以有更多的期待。個人認為在「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一句之後,可加上「它的國家目標或理想是建立捍衛人權、自由普世價值,與民主制度的國家」一句。如此增句後,就把這篇的目標從台灣獨立提昇到人權、自由與民主。在哲學的價值論內沒有主權、國家與國家獨立這些東西,因為這些不是價值。一篇重要的決議文獻應該有偉大的理想、有一定的格局,因此台灣「前途」或「理想」或「國家目標」應該提昇達到普世價值的高度。反之,如果沒有正確的理想作指引,就會導向錯誤的目標,也必然引發內部衝突。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5 Jan 2019

2019年1月11日 星期五

《二表無共識 九二無共識》

《二表無共識 九二無共識》

九二年國共對於「二表」並無共識。有共識嗎?沒有共識,「二表無共識」。所以,結論應是「九二無共識」。但國共對於「九二無共識」這件事實,竟然顛倒地、相反地、大膽無恥地用「九二共識」一詞來表達,表達與事實不符,這種作法實在超出了一般人理解的習慣。誰會想到「九二無共識」會被說成「九二有共識」呢?國共就是共同「利用」人這種善意的思考習慣,誤導、欺騙台灣人民。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2 Jan 2019

2019年1月7日 星期一

《美中貿易戰的全球市場經濟系統與和平結構深刻原因》

《美中貿易戰的全球市場經濟系統與民主和平理論深刻原因》

美中貿易戰,以及背後的科技戰等。個人20180402FT(英國的金融時報)讀到的一篇,覺得深刻,再找出來。那是劉遠舉先生寫的《中美貿易戰中被忽略的大象:技術轉移與安全聲明》一文,在中國瘋傳後被禁。只談其經濟理論,原來在市場經濟,各國不以國家力量干涉,各國只發展自己的優勢產業,譬如日本沒有GPS、荷蘭沒有CPU,美國沒有光刻機、英國沒有手機晶元、加拿大沒有核技術。在這個分工體系,沒有一個國家擁有全部的技術,各國經濟上互相依賴,這使得世界打不起仗,這是和平結構。但中國違反自由經濟原則,在一國之內追求完備的工業體系,而且這又是以國家力量介入併吞他國私有企業的不公平競爭。經濟上不依賴他國不止是經濟貿易上的問題,也對構成的自由市場經濟的其他各國造成安全上威脅。目前世界和平理論中最盛行的是「民主和平理論」,就是在民主國家之間不會發生戰爭,這也符合二戰以後的歷史。上述的全球化市場經濟是此理論的輔助結構。中國的問題在上述市場經濟之外,政治上中國還是個極權專制國家。

陳立民(陳哲)

下為此文
《中美貿易戰中被忽略的大象:技術轉移與安全聲明》
劉遠舉:中國承接了大量的技術轉移,通過非市場的方式,全面逆比較優勢而行,同時保持意識形態的獨特性,這顯然是一份「不安全聲明」。
FT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
更新於201842 06:49 FT中文網專欄作家 劉遠舉

美國宣布600億關稅的時候,我正在杭州,一個人晚上無事,去看了漫威的超級英雄電影《黑豹》。電影講的是,多年以前,一塊隕石掉到了一個原始部落。隕石上的振金金屬,是一種自帶科技的神奇金屬,於是,原始部落的科技得以飛躍,壓倒性的超越了目前地球上的任何國家。但是,原始部落在擁有高科技的同時,仍然是國王統治制度。由此也造成了電影中的一系列衝突。當然,電影的結局總是好人戰勝了壞人。

我們再來把振金故事的設定改變一下,假設振金具有這樣一種性質:學習、使用這種技術的人,都會有飢餓感、會減少十年壽命。那麼,當今哪個國家,承接這種振金技術的效率最高,可以一躍成為世界科技強國?顯然,這就是低人權優勢。這就是一個北京模式與華盛頓模式的故事。如果這個國家,像電影中那樣,要去拯救世界上的勞苦大眾呢?

講完故事,書歸正傳,還是回到自由貿易。

自由貿易的第一層意思是貿易,即商品的流動,人的流動,資本的自由流動。這些流動也是技術擴散的過程。

改革開放,特別是加入WTO後,中國製造業尤其是出口相關的製造業快速發展,中國成為世界工廠,這一經濟現象的實質是技術擴散與技術承接。出口的實質是參與國際分工,國際分工背後則是技術擴散:FDI、進出口、世界工廠都是技術擴散的結果。

承接技術轉移過程,本質上是市場起作用,但中國的特殊之處則在於強大的政府主導。一般而言,政府主導是低效的,但在承接技術轉移的大背景下,因為承接的是成熟的技術轉移,已經過市場甄別,承接技術一方已經知道高速公路、地鐵、發電廠、水壩、核電站、紡織廠、鍊鋼廠、乃至股份制、股票市場的技術和經濟合理性,所以,不需要市場進行方向性選擇,只需按既定明確的方向進行高速擴張。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強勢主導的一些特點,如:集中力量辦大事,產權弱約束,不追求市場效率,忽視風險,乃至低人權,就成為了承接技術擴散的優勢。政府強勢主導和市場化的結合,的確非常適合這一階段的經濟發展。

全球化體系中,技術轉移的形式很多,可以是合法的知識產權轉讓,甚至竊取,也可以是合資建廠,外資企業技術人員跳槽,留學生等形式。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這些形式,在全球化體系中,西方國家透明、高效的學術評價體系,實際上向中國輸送了學術評價功能。比如,在國外期刊上發表文章,國外的學術頭銜,在中國的科研體系中是有效的,這保證了國內學術方向的正確性,學術人才評價的客觀性,從而避免李森科式的意識形態學閥,也避免了當年錢學森畝產萬斤這類唯長官意志的論證。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的創新,受益於西方國家的學術體系,以及保障這種學術體系的民主法治

在斯大林的支持下,李森科以一人之,拖慢蘇聯生物科學30

技術創新是市場經濟皇冠上的明珠。從思想自由、學術自由的角度來看,技術創新,也是自由、以及保障自由的民主與法治的結晶。所以,中國通過參與國際分工,既能發揮低人權的優勢,又享受到了西方民主與法治的紅利。

自由貿易的第二層意思是自由自由貿易,自由在前,貿易在後,先有自由,再有流動,本就有意識形態的含義。而且,自由的要素流動,會帶來意識形態的擴散,導致參與貿易的各方的觀念趨同。於是,自由滋生貿易,貿易促進自由,自由保障整個貿易體系的安全。

自由貿易保證安全,還有經濟層面的機制。在國際大分工的背景下,市場導向、利潤導向、比較優勢導向,各國必然會形成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分工局面,經濟上的綁定就會很緊密。比如,波音飛機的零部件由70多個國家的545家供應商生產。這就保證了整個貿易體系的安全。

那麼,如果貿易變得不那麼自由呢?毫無疑問,自由貿易帶來的意識形態趨同效應,沒有了。這也無需多言。其次,自由貿易保證安全的經濟機制,也沒有了。

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比較優勢學說認為,國際貿易可以使一個國家在具備比較優勢的領域,大幅度提高生產率。但薩繆爾森提出:通過國際貿易,一國在原本不具備比較優勢的領域,也可以意外地提升了生產率。這個時候,兩國間的比較優勢差異不再存在,國際貿易變得沒有必要。但是,原本在這個領域不具備比較優勢的國家,受益了,卻永損他國的利益。通常來說,按照市場原則,一般來說,一國的資本是不會投入到不具備比較優勢的領域去參與國際分工的,因為沒有優勢,會虧本。退一步說,即便不具備比較優勢的領域也會提升生產率,甚至達到和其他國家一樣的水平,但這個過程必定是緩慢的。但是,當國家的產業政策、財政補貼、非市場化的手段廣泛的、高強度的介入,卻可在短時間內達成這個目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鐵。強勢的劉志軍以控制整個鐵路市場的威力,壓制德國、日本相關企業,強勢的促進技術的轉移和承接、以及隨後的逆向工程與創新,一舉使中國高鐵成為世界第一。

這種逆比較優勢的行為會有什麼後果呢?

著名的科幻小說《三體》中有一個「安全聲明」的概念,簡單的說,就是自我剝奪飛向宇宙的能力,讓別人相信自己沒有危險。在現代政治理論中也有這樣的安全聲明,那就是所謂的「民主國家之間無戰爭」理論。雖然理論只是理論,但一定程度上,這仍然是一種現實的安全聲明。國際貿易、全球化,使得這種聲明更加可靠。

在今天全球化、國際大分工的背景下,在市場導向、利潤導向、比較優勢導向下,參與國的專業化分工只能導致各自加強其原來的比較優勢,也就是「自廢武功」。日本沒有GPS、荷蘭沒有CPU,美國沒有光刻機、英國沒有手機晶元、加拿大沒有核技術。這實際上是在發表安全聲明:「我始終相信世界是和平與發展的,我與世界始終不分離,不孤立,不對抗」。所以,不追求完備的工業體系,市場化的進入全球化分工,這是自由貿易之下,形成的安全聲明。

反之,如果看重、強調建設國內完整的工業體系,不是以市場導向、利潤導向,而是用政策、財政補貼去扶持弱勢行業,比如裝備業、半導體行業中的弱勢領域,計劃建立完整而強大的工業體系,那麼,這種方式就是在準備「我要獨立於你們而生存」。

此次貿易戰成為輿論熱點之後,網上有一篇文章列舉了世界上其他國家掌握的,而中國還沒掌握的核心技術,文章本意是想表述中國還離不開世界,但再想深一層,預示的意義深刻。首先,這種對比是不恰當的,因為是拿中國與世界相比,但是,某種程度上,這也是恰當的,因為中國對標的從來都是世界。

再舉一個例子,光刻機,是整個半導體行業的基石,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是現代文明的基石。但是,美國人沒有自己的光刻企業,而中國人熱衷於發展自己的光刻技術。不管是在知乎,還是在軍迷網站,光刻機都愛國青年的熱點所在。

那麼,以非市場的行為參與國際貿易,這不僅是對WTO全球分工的不信任,本質上與自由貿易是衝突的。而且,更是對整個和平與發展判斷的不信任,與對潛在衝突的準備。這就是不安全聲明。更何況,中國還具有完全不同的意識形態、國內的民族主義甚至可以說是世界大國中,求戰心情最切的人群。此外,還有孔子學院、「銳實力」的諸多行為。

行文至此,可以總結一下了。通過有控制的參與全球貿易,中國承接了大量的技術轉移,同時,國內創新體系,也受益與西方的民主與法治制度。與此同時,在政府控制下,通過非市場的方式,全面逆比較優勢而行,實現趕超。同時,保持意識形態的獨特性。這一切放在中國身上,顯然,就是一份「不安全聲明」。

那麼,站在美國及其盟友的角度,這一過程不應持續下去。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此次貿易爭端中,美國人說得最多的是技術。

這一次中美分別給出的增加關稅清單中,美國主要集中在機電產品,中國主要集中在農產品。有人說,從這份清單那看,美國是一個農業國,出口農產品,而中國是一個工業國,出口的是工業品。這種解讀當然是錯的。美國的這份清單,一方面是保護自己國內同類產品,避免他們遭遇中國產品的競爭。另一方面,作為技術更先進的國家,高關稅使得在中國生產的這類產品在美國市場缺乏競爭力,這就使得資本不會選擇到中國來進行生產,再出口到美國。這就避免了因為資本流動、合資建廠等方式導致的技術轉移。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對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西方有兩個戰略,第一是冷戰,第二是自由貿易。在中國人想著以市場換技術的同時,美國人想的是,用技術換意識形態。這正好是前面所說的自由貿易的兩個效應。現在,冷戰成功了,而後一個戰略失敗了,不但失敗了,而且,被兩國間因為貿易產生的經濟利益綁定、掩蓋,並穩定下來。以至於扎克伯格可以在辦公室放一本紅書,不用有任何公共形象上的擔心與顧慮。

在上世紀60年代,這是不可想像的。整個西方戀戀不捨低人權優勢產出的廉價產品,中美精英共治中國勞工的模式,讓西方精英欲罷不能。這個時候,美國人選出了特朗普。特朗普或許本無意於意識形態,但是,他身邊具體的政策制定者未必如此,更重要的是,一旦經濟利益綁定被打破,或者減少,資本的貪婪被長遠的考量壓制,原來被利益掩蓋的根本性的意識形態衝突就會重新冒出來,目前貿易模式所蘊含的對西方的不安全性就會被人審視,世界就不可能再回到原來的均勢上。

所以,即便短期貿易戰能夠得到和解,從長遠來看,這種有控制、非自由的貿易模式,是不可繼續下去的。

網址: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76978?full=y&archive

2019年1月3日 星期四

《社會與人文社會領域的真善目標與知識之關係》

《社會與人文社會領域的真善目標與知識之關係》

自然、社會與人文科學都追求真,社會與人文科學的目標還追求善。普遍的真一方面包括真相或事實或   reality,另一方面也包括真理與對真相的知識。善只發生在人類社會。個人認為善包括道德與價值。最高的道德個人認為是維持人類在宇宙間的繼續存在。個人將道德定義為「尊重人的主體性」,個人給道德的次佳定義為「道德是尊重人的尊嚴」。價值包括人權、自由、正義等。道德與價值為人文社會科學的原則與理想。前述一般的真相概念在社會與人文領域主要具體化為人追求幸福、快樂的人性現實或人性之真。真理個人認為可能是人類永遠達不到的,它只是一個理想假設,也就是嚴格地說我們不會知道真理;本文所用的「真理」一詞是採不嚴格的一般用法,個人認為這種真理是「至今的最佳論證」;社會與人文領域的真理則具體為達成真、善、福的方法或原理或機轉(mechanism)之真或達到這些的知識。真、善、福及價值都是抽象的概念,這種「抽象性」為其本身的性質,使其必須持續地被更深入探討與更趨於精確,即使個人將道德定義為「尊重人的主體性」也仍是抽象的。此外,在社會人文領域善先於真。

社會與人文科學內的任何知識分支與下屬議題都必須提昇到以善與真為原理與目標的高度,這可以減少它走入歧途,並能較穩健地邁向這些目標。

幸福、快樂是人動物性慾望的滿足,因為在價值上低於真與善,所以它只能在不違背真善原則下獲得滿足。

在社會與人文領域的真理則具體為達成真、善、福的方法或原理或機轉(mechanism)之真或真理的知識至今在各領域還尚未發現完美的,以政治與經濟事務領域為例,至今發明的最佳方法為民主制度與市場經濟。雖然此二者距離真還有相當距離,但也可以被訂為善與真主要目標指導下的方法與輔助目標。「」

達到目的的方法與輔助目標有許多步驟或層級,這種主從關係或先後順序非常重要,譬如但把國家與民族訂為先於民主的次要目標是嚴重的錯置,它已在歷史上為人類帶來了無數的、無止境的災難。最嚴重的以其他為原則理想置於道德與價值之前,與次嚴重的錯置步驟或層級,都將造成理論的內在矛盾,這些將導致執行過程陷入反覆衝突、捲入迷航漩渦、反噬退化等,這將達不到目標。這些可稱為「弱理論陷阱」或「弱理論的內在矛盾」。

總之,社會人文科學的目標是善與真,善先於真;社會人文科學必須慎選達到這些的方法,也必須慎重安排次要目標與輔助方法的次序、主從,這樣知識才夠資格成為社會與人文科學的知識。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4 Jan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