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 星期三

《將元旦訂為「人類日Humanity Day」》

《把元旦訂為「人類日Humanity Day」》


今天元旦。個人求知識、做學問的態度一向是研究問題,不分學科,因此個人雖學習哲學史上對宇宙物萬事萬物、人文古今的說法,但同時也涉獵宇宙的科普知識,這導致個人是哲學界極少數同時對兩者都有相當了解的人,個人今日的主張是以天體物理學取代形上學,即哲學必須把形上學淘汰。

「宇宙中人類的必然命運」
在20世紀天體物理學家對於已138億年歷史的宇宙狀態有不同見解,先是認為宇宙會維持現狀,後來認為宇宙會縮小,或會繼續擴張,及其他看法。1999年有兩位天體物理學家各自測量宇宙擴張的速度,結果發現宇宙仍在加速擴張中,如今這已成為天體物理學家的普遍看法。也就是星系(galaxies)相互遠離,宇宙內的物質越來越稀薄,越來越冷,越來越黯淡,月暗星稀,宇宙寂廖,乃至最後進入大凍結(Big Chill or Big Freeze)。


可觀測到的宇宙(observable universe),直徑約為930億光年,在這宇宙內大概有2000億個星系(galaxies),宇宙目前估計為可觀測到宇宙的250倍。

我們所在的銀河星系(Milky Way Galaxy)直徑介於15萬光年,星系內大約有2,000億顆太陽這種恆星,及至少也這個數量的行星。

在太陽系(solar system)內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最近時相距5400萬公里,最遠時相距達4億公里,NASA計劃在2040年前後送人去火星,估計單程要花10個月。個人認為即使在未來,人類也走不出銀河星系(galaxy)。

與銀河星系最近的是仙女座星系,它正與銀河星系接近中,估計50億年後兩星系相撞,太陽系可能被甩出星系,也可能屍骨無存。
太陽本身將在約40億年後燃燒的能源將用罄,老去的太陽將膨脹到金星的位置,地球當然被烤焦。

以上是講長期必然發生的事,此外還有難以預測的、隨時可能發生的與短期會碰到的對人類威脅。

「隕石撞擊、伽瑪射線、超新星爆炸、氣候變遷等近期危險」
對地球的威脅有許多是難以預測的,例如小行星(隕石)撞擊、伽瑪射線、超新星爆炸等威脅。從宇宙的視角看,地球終將被摧毀,人類物種會滅絕。

世界著名氣象研究單位的研究報告指出,人類已進入氣候變遷的未知領域,因此未來的災難生死未卜。其他人類製造出來的核彈、AI等,危險難估。5年前去世的劍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認為人類自救只剩下約一千年的時間。

「五次生物大滅絕」
根據古生物化石與地質等地研究,在地球約45億年的歷史上已歷經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其中第一次是4億多年前的一次伽瑪射線(gamma ray)事件摧毀了地球一半的臭氧層,任何只要在距離地球約6千光年處發生一次伽瑪射線事件且射向地球,就可能造成大滅絕,雖然這機率極低;第五次是6600萬年前一顆隕石撞擊地球造成的恐龍絕種事件;伽瑪射線與隕石在前面皆未談及。地球史上五次大滅絕事件之外還有約二十次次規模的滅絕事件,許多發生的原因不明,這些滅絕事件使得曾經在地球上出現過的生物中98%以上都已滅絕。

基本上,當代自然科學對於太陽系、銀河星系及宇宙的認識還非常少,所以還有許多潛在未知的危機。

「人類是在大災難之間的寧靜期出現的」
人類物種是在上一次恐龍大滅絕事件之後災難之後的「寧靜期」在地球出現的,所以短短幾千年歷史的宇宙新生兒人類,對於有138億年歷史的宇宙所知極為有限,人類歷史是以管窺天,夏蟲不足以語冰。五次大滅絕平均數千萬年出現一次,按此頻率,上次是在6600萬年前,下次可能2000萬年內發生。

歷史上哲學家、思想家對於宇宙的思想,包括中國傳統的宇宙和諧、天人合一、萬法圓融思想,以及人類幾千年歷史記載的寧靜、和平的天象,都是對於「寧靜期」的太陽系做成的,這些樣本對於宇宙的真相不具代表性。

人類是在太陽系的「寧靜期」才有機會出現的物種,即使如此,宇宙對於人類還是個危機四伏的場域,宇宙對人類充滿敵意,宇宙大象不在乎踩死人類這隻小螞蟻。人類有如「誤闖高速公路的嬰兒」,在前後車之間,或在前一災難與後一災難之間幸運短暫存活,這個嬰兒必須快速長大,才能靈活跳動於快速行駛的車輛之間。

「星際遊牧民族」
人類不被滅絕唯一有微小希望的方式是變成「星際遊牧民族」(interstellar nomads),從一個星球逃到另一個星球、另一個恆星系、另一個星系(galaxy),如具這能力或許有短暫延長生存的機會,否則人類物種滅絕是必然的事。


有些人可能認為星際移民是「科幻」,認為其真實性還不如《封神榜》、《西遊記》等神話;至於在文學院被洗腦過的人則可能認為星際移民的真實性不如《中庸》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或不如與當代科學擦身而過余英時的《(論)天人之際》。個人倒是認為,這些著作把科幻與科學顛倒了。


最著名的科普專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曾說:「地球生物大滅絕是規律,存活倒是例外!」我們要相信不知道當代發現之古人的說法? 還是相信當代科學家的?

「科學家沒有科學精神」
不可否認許多自然科學家相信宗教,個人認為他們是學科學,但沒有學到「科學精神」,即分不清真假,與在求知過程中沒有帶來磨利他的思維能力。如他們好學,他們也有可能是被基督教的目的論論證(Teleological Argument)、托馬斯阿奎那的五路論證(Aquinas' Five Ways)、安瑟倫本體論證(Ontological Argument)等,以及佛教理論等迷惑。

「人類日 Humanity Day」
元旦時間朋友間相互祝福新年,主流媒體報導世界著名地標施放煙火。個人認為,這天人類宜思考人類即將滅絕的命運,故個人自2022年起將此日「人類日 Humanity Day」。歡迎到個人臉書的這個粉專按讚。(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299964968)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01 Jan 2025

2024年9月1日 星期日

《「神愛世人」與「信耶穌得永生」二文宣所顯示 教會與教宗的欺騙意圖》

 「神愛世人」與「信耶穌得永生」二文宣所顯示 教會與教宗的欺騙意圖》




神愛世人」與「信耶穌得永生」是基督宗教最著名的文宣,這兩句都出自聖經新約的約翰福音,其中最相關的一句為「約三16:「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這句一般讀來還好,但如果繼續讀,20節之後,約三36:「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原文作不得見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見圖一) 這句讀來就有問題,因為這句明白地講不信神的人就不得永生,而且神常會對他們震怒,不信神竟然這麼嚴重,祂還是那位偉大完美的耶穌基督嗎? 36節是對前面16節的更詳細解釋,再從36節回看16節的「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就看出隱含了著「叫一切不信祂的,滅亡,不得永生。」的意義,這可以德蕾莎修女為例,如果她不是基督宗教徒,那她也會被天堂排斥,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承受的,但這卻是上帝與耶穌敢做的事。我們每人熟識的朋友中有幾位人品高尚的人,但這些人中只有信基督宗教的會上天堂,那些非基督徒的高尚人格在基督宗教眼中也是垃圾。於是,神愛世人嗎?」神只愛信徒,神只在對祂諂媚的人,神只愛馬屁精,神不愛世人。

 


「善有善報」原則是世俗淺顯的道德,這基督宗教徒也懂,但碰到聖經「教徒上天堂」的教義他們竟然也能接受,這符合基督宗教「信仰=服從」的關係,不是自由的關係,不能隨時對神質疑,這是喜樂關係嗎?   (見圖二) 「信仰」是很奇怪的概念,真就是真,假就是假,善就是善,惡就是惡,錯就要改,個人在哲學裡沒見過「信仰」這概念,這概念是有問題的。教徒的腦袋在「善有善報」與「不善有善報」之間自由「切換」,這顯示教徒的腦袋已被基督宗教洗腦洗壞掉,「信仰就是關閉理性」,或他們與至善神之間的關係是「極端恐懼的」關係。

 

個人在德國大學哲學系上過許多倫理學的課,德國教授是想有充份學術自由的,但個人沒有聽過任何一位教授或學生提過基督宗教倫理,這就是德國哲學界認為基督宗教的道德理論不夠格。德國高中職傳統上有基督宗教課,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增加倫理學課,學生可在基督宗教課與倫理學之間二選一,這顯示德國哲學界、知識界與民間對基督宗教的懷疑,事實上在歐美國家基督宗教徒的人數正以每年約1%的速度減少中。

 

個人看過多位天主教教宗被信徒問:「好人但非基督宗教徒有機會上天堂嗎?」的問題,這幾位教宗都回答也是有機會上天堂。(見圖三) 按照聖經經文,個人認為這幾位教宗都是被逼到牆角,他們就在光天白日之下說大謊。同樣,在台灣各宗教大學哲學系的倫理學課堂上,如果學生提出同樣問題時,教授敢回答只有基督徒有機會上天堂嗎?

 


如有基督徒欲為「約 3:36辯解,類似的經文在聖經中還出現許多次。(見圖四)

 


「台灣反宗教者聯盟」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1 Sep 2024


圖四: 馬可福音 16:16 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


約翰福音 6:47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信的人有永生 。

約翰福音 6:51 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為世人之生命所賜的。

2024年8月29日 星期四

如果德蕾莎修女不是教徒,她也上不了天堂

按照聖經只有基督徒有機會上天堂,如果德蕾莎修女不是教徒,她也上不了天堂。現在還有許多和德蕾莎修女一樣偉大或略少偉大的非基督徒,他們將下地獄,個人願意和他們一起下地獄。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30 Aug 2024




《德蕾莎修女如非基督徒也上不了天堂 那我願陪她下地獄》

 《德蕾莎修女如非基督徒也上不了天堂 那我願陪她下地獄》

 

帕奧(Paralympic Games,身障者奧運)依例在奧林匹克之後舉行,這是巴黎帕奧女子200公尺賽跑,女選手都是盲人,各名女選手的左手都連著一位男士陪跑者,跑出很棒的成績。





 


這景象任何看到的人如果不飆淚也會感到胸部壓力大,但是造成這些無辜女子眼盲的卻是神。世上各種殘障的人很多,神既然是萬能的,這些人們的痛苦當然就是神造成的,這種人做不出來得事,神卻敢做,上帝與耶穌真是比人類的心還要狠。傳教士們! 不要說你們不會解釋,勇敢地、正直地說,上帝與耶穌祢們錯了!

 


「根據聖經只有信徒有機會上天堂」,好人如果不是信徒也沒機會上天堂,這好像是考大學考卷不彌封,且要註明是否為信徒,改卷老師把所有非信徒考卷都丟棄,只改基督宗徒學生的考卷,這是基督宗教的真相。如果德蕾莎修女不是教徒,她也進不了天堂,相信聽到的人都掩面痛哭,個人想與德蕾莎修女一起下地獄,這個基督宗教連俗世「善有善報」的道德水準都達不到。

 

德國高中職傳統有基督宗教課程,後來加上倫理課,學生可在基督宗教與倫理學之間二選一,這其實是對基督宗教重重的打臉。講普世價值的是倫理學,不是基督宗教。倫理學應鼓勵人「培養浩然正氣」,應鼓勵人「知其不可而為之」。反之,基督教說你做不到,這是打擊人的信心,真是奇怪的宗教倫理學,然後說你要靠神。白蛇傳裡的放毒的是白蛇,解毒的也是白蛇。基督宗教就是白蛇,你不放毒就什麼事都沒有。基督宗教徒沒見過大海,沒學過倫理學。在美國非宗教大學的哲學系都是反宗教的。



許多台派信基督教,因為有些基督徒曾對台灣民主化有貢獻,這是沒抓住問題重點。就像有些彩券行開出大獎,媒體和有些人就解釋說那些彩券行中獎率高,事後證明不是這樣,都是沒知識的人胡亂連結。也像棒球迷常有什麼魔咒,好笑的是這些魔咒常被打破,魔咒也是沒有知識人的胡亂連結。同樣,把基督教和台獨拉上關係也是教徒的胡亂連結,當然還有教會的刻意誤導。外省人傳統的中華基督宗教會同樣是基督宗教卻要和對岸統一,他們信的難道不是基督宗教嗎? 主張台獨的基督徒他們的政治主張和基督宗教教義其實無關,就像善良的基督宗教徒也是因為他們本性善良,與基督宗教的教義無關一樣。對台獨有貢獻的人,如果不是基督宗教徒,他們最後也上不了天堂,我會和他們一起下地獄。根據我長期在台灣和德國的觀察,基督宗教徒的第一特徵是偽善,大多數的基督宗教徒為偽君子,而這情況發生的原因是聖經。

 


宗教問題的重點(point)在對宇宙起源、死亡與道德的說明,和任何其他問題例如台獨、中共反宗教等事無關。基督宗教的重點(point)在聖經內,聖經是反對「善有善報」的。各位教徒! 你抓住基督宗教的重點了嗎?

 

從老蔣到美麗島事件時期,台灣不能公開宣傳台獨,民智也未開,主張台獨者踽踽獨行,那是台獨的初期,現在台獨終於成為台灣的主流。同樣,現在也是反宗教的初期,我們反宗教者踽踽獨行,我們是寂寞的先知,但事情是按照真相走的,真理最後終會勝利。而且,我們還有外援,就是世界現在的潮流是反宗教。

 

「台灣反宗教者聯盟」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30 Aug 2024

基督宗教徒的第一特徵是偽善 大多數的基督宗教徒為偽君子

根據個人長期在台灣和德國的觀察,基督宗教徒的第一特徵是偽善大多數的基督宗教徒為偽君子,而這情況發生的原因是聖經。

基督徒的第一特徵是偽善 大多數的基督徒為偽君子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台灣反宗教者聯盟」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30 Aug 2024


《人生最大的災難或唯一的災難是死亡 因此最令人恐懼的是死亡本身 而非人生中對死亡的恐懼或恐懼本身》

 《人生最大的災難或唯一的災難是死亡 因此最令人恐懼的是死亡本身 而非人生中對死亡的恐懼或恐懼本身》


「The true horror of existence is not the fear of death, but the fear of life. It is the fear of waking up each day to face the same struggles, the same disappointments, the same pain. It is the fear that nothing will ever change, that you are trapped in a cycle of suffering that you cannot escape. And in that fear, there is a desperation, a longing for something, anything, to break the monotony, to bring meaning to the endless repetition of days.」
— Albert Camus, The Fall

「存在的真正可怕,不是對死亡的恐懼,而是對生命的恐懼。 就是每天醒來面對同樣的掙扎,同樣的失望,同樣的痛苦。 正是恐懼永遠不會改變,陷在無法逃避的痛苦循環中。 在那種恐懼中,有種絕望,渴望著某件事,任何事物,能夠打破這種單調狀況,給日子的無盡重複帶來意義。」
— 卡謬,《秋天》

陳立民: 上面卡謬這說法在歷史上有些人已有類似的說法,個人認為這些太誇張,個人認為,人生最大的災難或唯一的災難是死亡,因此人最應恐懼的是死亡本身,而不是對死亡的恐懼與一些人說的恐懼本身。個人認為卡謬所以會犯這個錯誤是因為受了個人「日常死亡意識」概念的影響,此概念認為人的感性只能短期對死亡有強烈的懼,但是無法中期與長期保持這種對死亡恐懼的強度,所以在生命過程中人對死亡的恐懼是會獲得緩解的;或者說人的感性運算器無法運算自己的死亡。反之,人的理性運算器能運算到自己的死亡,知道死亡是令人沮喪的,也是人生最大的災難或唯一的災難,因此是最可怕的、最恐懼的。個人認為卡謬所以會犯這種錯誤是因為他被「日常死亡意識」影響而失去聚焦死亡的能力了。



釋畫。2024/08/28個人在「Philosophy Insights」粉專中看到此畫時立刻了解,畫中女人看著的是人生的黑烏鴉,而這黑烏鴉暗喻死亡。這是因為此畫與常見莎士比亞《哈姆雷特》劇中哈姆雷特說「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是生,是死,這是重要的問題)」劇照類似。畫中烏鴉甚大,大到可啄死美女,年輕美女象徵美好的生命,左上角似為歐洲傳統歌劇院中二樓包廂,此包廂則暗喻美女與烏鴉是在舞台上,在人生的舞台上與在莎士比亞《哈姆雷特》劇中。歡迎幫忙釋畫。在留言區可見常見的此劇劇照。個人的「日常死亡意識」概念等見也見留言區。

在附近可見個人的「日常死亡意識」概念。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29 Aug 2024

2024年8月19日 星期一

《與卡謬、尼采談人生與人類的處境》

《與卡謬、尼采談人生與人類的處境》




卡謬說:「There is but one truly serious philosophical problem, and that is suicide. Judging whether life is or is not worth living amounts to answering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 of philosophy.」這是因為他認為這個人生是荒謬的,因此要考慮值不值得活下去,也就是他說的「唯一嚴肅的哲學問題就是要不要自殺」這句話。

要走上人生問題的「大道」其實很簡單,就是棄絕宗教與中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思想,但這些對缺乏當代天文物理學科普知識的人常常是困難的。如個人一年前所說,當代天文物理學家們警告地球將被摧毀與人類將滅絕的命運,宇宙從不在乎人類會死,甚至不在乎人類物種會滅絕。這種困難的、人類難以理解的處境就是卡謬所說「人生是荒謬的。」這句話的意義,用個人的話說則是「人生本是無意義的」。



人生是荒謬的,那就自殺嗎? 或恐懼地逃到信仰中當鴕鳥嗎? 卡謬說: 「The realization that life is absurd cannot be an end, but only a beginning.」於是認識荒謬不是結束問題,而只是個開始,卡謬怎麼開始呢? 他講述古希臘神話中的薛西弗斯故事,薛西弗斯被神處罰推著大石上山,然後石頭又滾下山,他得走下山再把石頭往上推,石頭再滾下⋯⋯日復一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事。卡謬認為人可以過這種無結果、沒有希望的殘酷人生。個人未達卡謬的境界,或還未懂他的意思。不過,個人認為卡謬以薛西弗斯故事所敘述的人類生命困境是對人生的精采描述。
許多人有一種思想習慣,以為人生的悲劇最後會變成喜劇,或正義終會實現。對於這些思想習慣與這類思想大師,個人認為他們都答錯了,卡謬提出的問題至今一直在未解,它是個「開放的傷口」。



卡謬出生前已百年的尼采說:「To live is to suffer; to survive is to find some meaning in suffering.」人生就是受苦,還好他不像佛教妄想有個快樂的淨土,尼采反基督,他認為人生是要在痛苦中找出人生的意義。「人生的意義」是西洋哲學與思想對於人生探討的中心問題。個人認為「人生客觀來講是無意義的」(用卡謬的話說「人生是荒謬的」),但「人生可找出主觀的意義」,也就是在人類物種謬絕後必定也灰飛煙滅的意義或價值。

在卡謬的時代,科學還認為宇宙可能只有銀河星系,此外宇宙都是星星,但後來天體物理學發現那些星星其實都是星系(galaxies),估計在「可觀察到的宇宙」大概有2000億個星系,而我們所在的銀河星系也約有2000億個如太陽系(solar system)般的恆星系統,至於宇宙有多大,當代科學不知,我們把它想像成無限大可能比較接近事實,甚至可能還有很多乃至無限多個宇宙,也就是多元宇宙(multi-verse)的概念。處於這個無限大、無限大力量的宇宙,人類物種最後的命運就是滅絕。人類渺小,人生無救,人生如蜉蝣,朝生而暮死,如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人生客觀來講是無意義的」,人生在世唯一有意義的工作是設法使人類物種在宇宙存活得更久,例如人類變成星際之間的遊牧民族,逐可生存星球而居,讓人類儘可能長得存活下去是我們在人生可創造的在宇宙無效但對人類有效的「主觀的人生的意義」,也是個人去年文的意旨。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19 Aug 2024



《人生問題研究到了改弦更張時刻》

人生的問題該怎麼研究?哲學家常從死亡入手,並由此帶出人生意義的問題,個人長期主張「人生的意義在於做真與善的事」,這句話可展開為「人生的意義在於探索人類與宇宙真相以及普遍善待人類同種」。

人類與宇宙,令人震驚的是今日對這些的研究已進步到超出哲學史上想像的程度,生命科學家們的「共識」是人類從進化而來,當代天文物理學家們則「異口同聲」地警告地球被摧毀與人類滅絕的命運,「這些自然科學家大多數知道傳統哲學與宗教對精神超越性的想法卻不為所動」,反之,耗盡精力在故紙堆中的多數哲學工作者缺少與當代自然科學發展的聯繫,仍重施精神可超越死亡的套路,也已變得和宗教一樣獨斷。

今日這些受傳統荼毒的哲學工作者需要走出傳統,拓展視野,增加當代自然科學知識,重新出發;了解宇宙的要角從不在乎人類壽命的終結,甚至不在乎人類物種的滅絕。知識必須是開放的,面對新科學知識的挑戰,人生問題的研究可能需要換掉拆下舊弦換新弦,改變為從人類物種在宇宙的過去歷史與未來命運處切入。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9 Aug 2023




《人生問題研究到了改弦更張時刻》
人生的問題該怎麼研究?哲學家常從死亡入手,並由此帶出人生意義的問題,個人長期主張「人生的意義在於做真與善的事」,這句話可展開為「人生的意義在於探索人類與宇宙真相以及普遍善待人類同種」。
人類與宇宙,令人震驚的是今日對這些的研究已進步到超出哲學史上想像的程度,生命科學家們的「共識」是人類從進化而來,當代天文物理學家們則「異口同聲」地警告地球被摧毀與人類滅絕的命運,「這些自然科學家大多數知道傳統哲學與宗教對精神超越性的想法卻不為所動」,反之,耗盡精力在故紙堆中的多數哲學工作者缺少與當代自然科學發展的聯繫,仍重施精神可超越死亡的套路,也已變得和宗教一樣獨斷。
今日這些受傳統荼毒的哲學工作者需要走出傳統,拓展視野,增加當代自然科學知識,重新出發;了解宇宙的要角從不在乎人類壽命的終結,甚至不在乎人類物種的滅絕。知識必須是開放的,面對新科學知識的挑戰,人生問題的研究可能需要換掉拆下從死亡為起點研究人生的舊弦,換上新弦,改變為從人類物種在宇宙的過去歷史與未來命運處切入。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9 Aug 2023

2024年7月27日 星期六

《巴黎奧運開幕式戲謔基督教 及讓LGBTQ+與酒神說話;這是個基督徒犯簡單錯誤的時代》

 巴黎奧運開幕式戲謔基督教 及讓LGBTQ+與酒神說話;這是個基督徒犯簡單錯誤的時代》


26日巴黎奧運開幕式節目的主題之一是「Festivité」,其中有多名變裝皇后與舞者登場,他們橫坐排出達文西名作《最後的晚餐》畫面。(見圖一) 在這餐桌前還有位歌手扮演酒神戴歐尼修斯(Dionysus),酒神在西方傳統文化中是歡樂、慾望的象徵。(見圖二) 這一幕引起了全球基督徒的抗議。





開幕式Thomas Jolly藝術總監曾在受訪時表示:「如果能在開幕典禮中,讓所有人感覺到備受體現,那就是開幕式的成功。」在這主題中LGBTQ+與非教徒獲得了表現的機會。講LGBTQ+,個人是單一異性戀者,感性上覺得同性戀者怪怪的,但個人知道人的性別不是自己選擇的,理性上很清楚拒絕自己性別者有理;個人又知道至今在地球存活的物種都擅長繁殖,人類有強烈的性荷爾蒙,因此個人理性知道繁殖傾向造成的異性傾向本不具高尚理由,更何況上帝的品管信譽不佳常製造天生殘疾,因此性荷爾蒙比例出錯當屬常態,所以個人認為LGBTQ+完全有決並自己性傾向的權利,也接受他們在旁煩我。扮演酒神的歌手在現場唱法文歌,個人不知內容。個人認為,這一幕要表現的是文化是無知前人所加的無理束縛,此劇要解放人性自由並讓之重新奔放。

反宗教是世界潮流,從2009年到2019年間,美國基督徒從77%減到65%,平均每年減1.2%;反之,無宗教信仰的人從17%增加到26%,平均每年增加0.9%。(見圖三) 歐洲基督徒的減幅更劇烈。反宗教是世界潮流,台灣各宗教卻隱匿此趨勢,都不誠實,且欺騙信眾,這導致台灣成為世界宗教領域中的逆流。Google「反宗教」與「台灣反宗教」,個人管理的社團長期名列前茅,甚至有時第一。



有些台派信奉基督教是因為基於某教派對台獨有貢獻的原因,這和某彩券行開出大獎就認為該行受到財神眷顧一樣是錯誤的連結。基督教是宗教只和神有關,和任何其他的事都無關。個人舉兩個基督教的基本錯誤為例。一是「耶穌是否死而復活」是件無法證實的事,任何歷史學家都應承認大部份那時代的事都沒有強的支持證據,要知道那是個巫師神棍教蟲爭奪資援的時代,比較合理的推斷是這個教派先集體假造神蹟成功,又出現盲信者造神造聖成功,才使它一統天下。另一錯誤是「按照聖經只有基督徒可能上天堂」,即「信耶穌得永生」說,這好像升學考試考卷姓名不彌封,只有基督徒可考上一樣,這意味著好人若非基督徒也與天堂無緣,甚至如果德蕾莎修女不是基督徒她也上不了天堂,(痛哭),「神不愛世人」只愛諂媚的信徒,因此基督教是個連俗人「善有善報」標準都達不到的宗教,它的「道德崩潰」。個人認為,「我們這個時代是個在宗教上犯簡單錯誤的時代」,後代人會不懂為何我們這時代的古人那麼蠢、那麼情緒化、那麼盲目。

個人留德期間觀察德國社會,認為德國人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基督徒,另一類是比基督徒更有道德的人,反之基督徒普遍是偽君子、不正直。德國政治這兩年來對台灣較友好,前任的梅克爾總理親中,因為她是基督教民主黨的,德國的基督教黨本質上親資本家與重利益,親中也是傳統。反之,現在執政的社會民主黨、綠黨與自民黨聯盟在德國一向重視社會正義、重視價值、重視環保,也一向比較親台,前兩黨黨主席即總理蕭茲與外交部長安娜貝爾伯克還宣佈自己非基督徒。反基督教傾向在歐洲其他國家也相同。全世界最清廉、誠實、社福最佳的國家是北歐國家,他們正是基督徒減少最速與基督徒最少的歐洲國家,大部份教堂只是文化擺設。基督教兩千年來深入歐洲文化、社會與生活中,歐美人對基督教非常了解,以致有人說,基督教在歐洲被了解它的人逐漸唾棄,改到亞洲來欺騙不懂基督教的民眾。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27 Jul 2024


2023年8月19日 星期六

《人生問題研究到了改弦更張時刻》

 《人生問題研究到了改弦更張時刻》


人生的問題該怎麼研究?哲學家常從死亡入手,並由此帶出人生意義的問題,個人長期主張「人生的意義在於做真與善的事」,這句話可展開為「人生的意義在於探索人類與宇宙真相以及普遍善待人類同種」。

 

人類與宇宙,令人震驚的是今日對這些的研究已進步到超出哲學史上想像的程度,生命科學家們的「共識」是人類從進化而來,當代天文物理學家們則「異口同聲」地警告地球被摧毀與人類滅絕的命運,「這些自然科學家大多數知道傳統哲學與宗教對精神超越性的想法卻不為所動」,反之,耗盡精力在故紙堆中的多數哲學工作者缺少與當代自然科學發展的聯繫,仍重施精神可超越死亡的套路,也已變得和宗教一樣獨斷。

 

今日這些受傳統荼毒的哲學工作者需要走出傳統,拓展視野,增加當代自然科學知識,重新出發;了解宇宙的要角從不在乎人類壽命的終結,甚至不在乎人類物種的滅絕。知識必須是開放的,面對新科學知識的挑戰,人生問題的研究可能需要換掉拆下舊弦換新弦,改變為從人類物種在宇宙的過去歷史與未來命運處切入。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9 Aug 2023

 

關鍵字:人生、死亡、人類將被滅絕的命運、人類共同的命運、哲學的第二次革命

2023年7月6日 星期四

天文物理學家Dr. Carl Sagen談地球這個"淡藍小點"

 天文物理學家Dr. Carl Sagen談地球這個「淡藍小點」



人生終究要面對死亡,死亡已無可逃避,我們希望至少能知道人生是怎麼一回事? 知道人生應在何處定錨? 知道人生的框架在哪裡? 知道人際之間要如何相處? 這些需要很多的知識,這些可能需要先擴大我們的視野或見識,擴大到了解地球與人類物種在宇宙的地位。

銀河星系(galaxy)有約2000億顆恆星,也就是太陽不過是銀河星系的2000億分之一。這個星系又有多大呢? 宇宙估計有2000億到2兆個星系(galaxies),因此地球不過是太平洋裡的一粒砂而已。這個對地球與對人類的認識應該是我們人生中應該知道的。

「Voyage 1」這個航海家1號太空船在1977發射升空,當1990年2月14日它在土星附近時,它從距離地球64億公里處拍攝地球,就是此處這張照片,在照片中心附近可看到一個懸浮在太陽系漆黑的背景的小點,這就是地球,地球如此之小。航海家1號在拍攝後繼續往外太空飛行,在2013年它飛出太陽系,飛向銀河星系中的其他2000億組星系。

在1990年建議NASA拍攝這張照片的Dr. Carl Sagen把照片中的地球形容為「Pale Blue Dot」,這可譯為「暗淡小藍點」或「淡藍小點」。


在BBC網址可見這張照片與2分鐘相關的YouTube: https://www.bbc.com/news/science-environment-51491471



1996年Dr. Carl Sagen在一次講話中專就地球這個「Pale Blue Dot」發表了下面的講話:

再來看一眼這個小點。就在這裡。這就是家。這就是我們。在這個小點上,每一個你愛的人,每一個你認識的人,每一個你聽說過的人,每一個人,無論是誰,都在此度過一生。我們所有的快樂和掙扎,數以千萬自傲的宗教信仰、思想體系觀念意識,以及經濟學原理教義,每一個獵人或征服者,每一位勇士或懦夫,每一個文明的締造者或摧毀者,每一位君王或農夫,每一對陷入愛河的年輕伴侶,每一位為人父母者,所有充滿希望的小孩、發明家或探險者,每一位靈魂導師,每一個腐敗的政客,每一個所謂的『超級巨星』,每一個所謂的『至高領袖』,每一位我們人類史上的聖人或罪人……我們的一切一切,全部都存在於這樣一粒懸浮在一束陽光中的塵埃上。
(原文: We succeeded in taking that picture [from deep space], and, if you look at it, you see a dot. That's here. That's home. That's us. On it, everyone you ever heard of, every human being who ever lived, lived out their lives. The aggregate of all our joys and sufferings, thousands of confident religions, ideologies and economic doctrines, every hunter and forager, every hero and coward, every creator and destroyer of civilizations, every king and peasant, every young couple in love, every hopeful child, every mother and father, every inventor and explorer, every teacher of morals, every corrupt politician, every superstar, every supreme leader, every saint and sinner in the history of our species, lived there on a mote of dust, suspended in a sunbeam.)

地球,只是浩瀚宇宙競技場上一個小小的舞台。想想那些帝王將相揚起的腥風血雨,只為在榮耀和勝利中,短暫享受主宰著一個小點上一小部分的滋味。想想有些永無止境的殘暴,竟然就發生在這個小點上某個角落裡的一群人、與幾乎分不出任何區別的同樣這一個小點上的另一個角落的另一群人之間。他們之間的誤解能有多頻繁,他們之間想滅掉對方的願望能有多迫切,他們之間互相的仇恨能有多熾烈。我們的裝腔作勢與妄自尊大,我們以為自己在宇宙中享有特權的幻想,都被這顆發著微弱藍光的小點所挑戰。
(原文: The earth is a very small stage in a vast cosmic arena. Think of the rivers of blood spilled by all those generals and emperors so that in glory and in triumph they could become the momentary masters of a fraction of a dot. Think of the endless cruelties visited by the inhabitants of one corner of the dot on scarcely distinguishable inhabitants of some other corner of the dot. How frequent their misunderstandings, how eager they are to kill one another, how fervent their hatreds. Our posturings, our imagined self-importance, the delusion that we have some privileged position in the universe, are challenged by this point of pale light.)

我們的這顆星球,是一粒孤孤單單的微塵,被包裹在宇宙浩瀚的黑暗中。在我們有限的認知里,在這一片浩瀚之中,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救助會從別處而來幫助我們救贖自己。目前為止,地球是我們唯一所知有生命居住的世界。沒有其他地方——至少是在不遠的未來裡,可供我們這一物種移民。我們能夠造訪,但尚不能常駐。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目前為止只有地球是我們的立足之地。有人說,天文學是一門令人謙卑的、同時也是塑造性情的學問。也許沒有什麼能比從遙遠太空拍攝到的我們微小世界的這張照片,更能展示人類的自負有多愚蠢。對我而言,這也是在提醒我們的責任所在:更和善地對待彼此,並維護和珍惜這顆暗藍色的小點——這個我們目前所知唯一的家園。
(原文: Our planet is a lonely speck in the great enveloping cosmic dark. In our obscurity -- in all this vastness -- there is no hint that help will come from elsewhere to save us from ourselves. It is up to us. It's been said that astronomy is a humbling, and I might add, a character-building experience. To my mind, there is perhaps no better demonstration of the folly of human conceits than this distant image of our tiny world. To me, it underscores our responsibility to deal more kindly and compassionately with one another and to preserve and cherish that pale blue dot, the only home we've ever known.)

(以上Dr. Carl Sagen原文是由旅美天文學家丘宏義博士翻譯。)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人生 #人類共同的命運 #PaleBlueDot #淡藍小點 #陳立民 #陳立民ChenLihMing陳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