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9日 星期四

如果德蕾莎修女不是教徒,她也上不了天堂

按照聖經只有基督徒有機會上天堂,如果德蕾莎修女不是教徒,她也上不了天堂。現在還有許多和德蕾莎修女一樣偉大或略少偉大的非基督徒,他們將下地獄,個人願意和他們一起下地獄。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30 Aug 2024




《德蕾莎修女如非基督徒也上不了天堂 那我願陪她下地獄》

 《德蕾莎修女如非基督徒也上不了天堂 那我願陪她下地獄》

 

帕奧(Paralympic Games,身障者奧運)依例在奧林匹克之後舉行,這是巴黎帕奧女子200公尺賽跑,女選手都是盲人,各名女選手的左手都連著一位男士陪跑者,跑出很棒的成績。





 


這景象任何看到的人如果不飆淚也會感到胸部壓力大,但是造成這些無辜女子眼盲的卻是神。世上各種殘障的人很多,神既然是萬能的,這些人們的痛苦當然就是神造成的,這種人做不出來得事,神卻敢做,上帝與耶穌真是比人類的心還要狠。傳教士們! 不要說你們不會解釋,勇敢地、正直地說,上帝與耶穌祢們錯了!

 


「根據聖經只有信徒有機會上天堂」,好人如果不是信徒也沒機會上天堂,這好像是考大學考卷不彌封,且要註明是否為信徒,改卷老師把所有非信徒考卷都丟棄,只改基督宗徒學生的考卷,這是基督宗教的真相。如果德蕾莎修女不是教徒,她也進不了天堂,相信聽到的人都掩面痛哭,個人想與德蕾莎修女一起下地獄,這個基督宗教連俗世「善有善報」的道德水準都達不到。

 

德國高中職傳統有基督宗教課程,後來加上倫理課,學生可在基督宗教與倫理學之間二選一,這其實是對基督宗教重重的打臉。講普世價值的是倫理學,不是基督宗教。倫理學應鼓勵人「培養浩然正氣」,應鼓勵人「知其不可而為之」。反之,基督教說你做不到,這是打擊人的信心,真是奇怪的宗教倫理學,然後說你要靠神。白蛇傳裡的放毒的是白蛇,解毒的也是白蛇。基督宗教就是白蛇,你不放毒就什麼事都沒有。基督宗教徒沒見過大海,沒學過倫理學。在美國非宗教大學的哲學系都是反宗教的。



許多台派信基督教,因為有些基督徒曾對台灣民主化有貢獻,這是沒抓住問題重點。就像有些彩券行開出大獎,媒體和有些人就解釋說那些彩券行中獎率高,事後證明不是這樣,都是沒知識的人胡亂連結。也像棒球迷常有什麼魔咒,好笑的是這些魔咒常被打破,魔咒也是沒有知識人的胡亂連結。同樣,把基督教和台獨拉上關係也是教徒的胡亂連結,當然還有教會的刻意誤導。外省人傳統的中華基督宗教會同樣是基督宗教卻要和對岸統一,他們信的難道不是基督宗教嗎? 主張台獨的基督徒他們的政治主張和基督宗教教義其實無關,就像善良的基督宗教徒也是因為他們本性善良,與基督宗教的教義無關一樣。對台獨有貢獻的人,如果不是基督宗教徒,他們最後也上不了天堂,我會和他們一起下地獄。根據我長期在台灣和德國的觀察,基督宗教徒的第一特徵是偽善,大多數的基督宗教徒為偽君子,而這情況發生的原因是聖經。

 


宗教問題的重點(point)在對宇宙起源、死亡與道德的說明,和任何其他問題例如台獨、中共反宗教等事無關。基督宗教的重點(point)在聖經內,聖經是反對「善有善報」的。各位教徒! 你抓住基督宗教的重點了嗎?

 

從老蔣到美麗島事件時期,台灣不能公開宣傳台獨,民智也未開,主張台獨者踽踽獨行,那是台獨的初期,現在台獨終於成為台灣的主流。同樣,現在也是反宗教的初期,我們反宗教者踽踽獨行,我們是寂寞的先知,但事情是按照真相走的,真理最後終會勝利。而且,我們還有外援,就是世界現在的潮流是反宗教。

 

「台灣反宗教者聯盟」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30 Aug 2024

基督宗教徒的第一特徵是偽善 大多數的基督宗教徒為偽君子

根據個人長期在台灣和德國的觀察,基督宗教徒的第一特徵是偽善大多數的基督宗教徒為偽君子,而這情況發生的原因是聖經。

基督徒的第一特徵是偽善 大多數的基督徒為偽君子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台灣反宗教者聯盟」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30 Aug 2024


《人生最大的災難或唯一的災難是死亡 因此最令人恐懼的是死亡本身 而非人生中對死亡的恐懼或恐懼本身》

 《人生最大的災難或唯一的災難是死亡 因此最令人恐懼的是死亡本身 而非人生中對死亡的恐懼或恐懼本身》


「The true horror of existence is not the fear of death, but the fear of life. It is the fear of waking up each day to face the same struggles, the same disappointments, the same pain. It is the fear that nothing will ever change, that you are trapped in a cycle of suffering that you cannot escape. And in that fear, there is a desperation, a longing for something, anything, to break the monotony, to bring meaning to the endless repetition of days.」
— Albert Camus, The Fall

「存在的真正可怕,不是對死亡的恐懼,而是對生命的恐懼。 就是每天醒來面對同樣的掙扎,同樣的失望,同樣的痛苦。 正是恐懼永遠不會改變,陷在無法逃避的痛苦循環中。 在那種恐懼中,有種絕望,渴望著某件事,任何事物,能夠打破這種單調狀況,給日子的無盡重複帶來意義。」
— 卡謬,《秋天》

陳立民: 上面卡謬這說法在歷史上有些人已有類似的說法,個人認為這些太誇張,個人認為,人生最大的災難或唯一的災難是死亡,因此人最應恐懼的是死亡本身,而不是對死亡的恐懼與一些人說的恐懼本身。個人認為卡謬所以會犯這個錯誤是因為受了個人「日常死亡意識」概念的影響,此概念認為人的感性只能短期對死亡有強烈的懼,但是無法中期與長期保持這種對死亡恐懼的強度,所以在生命過程中人對死亡的恐懼是會獲得緩解的;或者說人的感性運算器無法運算自己的死亡。反之,人的理性運算器能運算到自己的死亡,知道死亡是令人沮喪的,也是人生最大的災難或唯一的災難,因此是最可怕的、最恐懼的。個人認為卡謬所以會犯這種錯誤是因為他被「日常死亡意識」影響而失去聚焦死亡的能力了。



釋畫。2024/08/28個人在「Philosophy Insights」粉專中看到此畫時立刻了解,畫中女人看著的是人生的黑烏鴉,而這黑烏鴉暗喻死亡。這是因為此畫與常見莎士比亞《哈姆雷特》劇中哈姆雷特說「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是生,是死,這是重要的問題)」劇照類似。畫中烏鴉甚大,大到可啄死美女,年輕美女象徵美好的生命,左上角似為歐洲傳統歌劇院中二樓包廂,此包廂則暗喻美女與烏鴉是在舞台上,在人生的舞台上與在莎士比亞《哈姆雷特》劇中。歡迎幫忙釋畫。在留言區可見常見的此劇劇照。個人的「日常死亡意識」概念等見也見留言區。

在附近可見個人的「日常死亡意識」概念。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29 Aug 2024

2024年8月19日 星期一

《與卡謬、尼采談人生與人類的處境》

《與卡謬、尼采談人生與人類的處境》




卡謬說:「There is but one truly serious philosophical problem, and that is suicide. Judging whether life is or is not worth living amounts to answering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 of philosophy.」這是因為他認為這個人生是荒謬的,因此要考慮值不值得活下去,也就是他說的「唯一嚴肅的哲學問題就是要不要自殺」這句話。

要走上人生問題的「大道」其實很簡單,就是棄絕宗教與中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思想,但這些對缺乏當代天文物理學科普知識的人常常是困難的。如個人一年前所說,當代天文物理學家們警告地球將被摧毀與人類將滅絕的命運,宇宙從不在乎人類會死,甚至不在乎人類物種會滅絕。這種困難的、人類難以理解的處境就是卡謬所說「人生是荒謬的。」這句話的意義,用個人的話說則是「人生本是無意義的」。



人生是荒謬的,那就自殺嗎? 或恐懼地逃到信仰中當鴕鳥嗎? 卡謬說: 「The realization that life is absurd cannot be an end, but only a beginning.」於是認識荒謬不是結束問題,而只是個開始,卡謬怎麼開始呢? 他講述古希臘神話中的薛西弗斯故事,薛西弗斯被神處罰推著大石上山,然後石頭又滾下山,他得走下山再把石頭往上推,石頭再滾下⋯⋯日復一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事。卡謬認為人可以過這種無結果、沒有希望的殘酷人生。個人未達卡謬的境界,或還未懂他的意思。不過,個人認為卡謬以薛西弗斯故事所敘述的人類生命困境是對人生的精采描述。
許多人有一種思想習慣,以為人生的悲劇最後會變成喜劇,或正義終會實現。對於這些思想習慣與這類思想大師,個人認為他們都答錯了,卡謬提出的問題至今一直在未解,它是個「開放的傷口」。



卡謬出生前已百年的尼采說:「To live is to suffer; to survive is to find some meaning in suffering.」人生就是受苦,還好他不像佛教妄想有個快樂的淨土,尼采反基督,他認為人生是要在痛苦中找出人生的意義。「人生的意義」是西洋哲學與思想對於人生探討的中心問題。個人認為「人生客觀來講是無意義的」(用卡謬的話說「人生是荒謬的」),但「人生可找出主觀的意義」,也就是在人類物種謬絕後必定也灰飛煙滅的意義或價值。

在卡謬的時代,科學還認為宇宙可能只有銀河星系,此外宇宙都是星星,但後來天體物理學發現那些星星其實都是星系(galaxies),估計在「可觀察到的宇宙」大概有2000億個星系,而我們所在的銀河星系也約有2000億個如太陽系(solar system)般的恆星系統,至於宇宙有多大,當代科學不知,我們把它想像成無限大可能比較接近事實,甚至可能還有很多乃至無限多個宇宙,也就是多元宇宙(multi-verse)的概念。處於這個無限大、無限大力量的宇宙,人類物種最後的命運就是滅絕。人類渺小,人生無救,人生如蜉蝣,朝生而暮死,如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人生客觀來講是無意義的」,人生在世唯一有意義的工作是設法使人類物種在宇宙存活得更久,例如人類變成星際之間的遊牧民族,逐可生存星球而居,讓人類儘可能長得存活下去是我們在人生可創造的在宇宙無效但對人類有效的「主觀的人生的意義」,也是個人去年文的意旨。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19 Aug 2024



《人生問題研究到了改弦更張時刻》

人生的問題該怎麼研究?哲學家常從死亡入手,並由此帶出人生意義的問題,個人長期主張「人生的意義在於做真與善的事」,這句話可展開為「人生的意義在於探索人類與宇宙真相以及普遍善待人類同種」。

人類與宇宙,令人震驚的是今日對這些的研究已進步到超出哲學史上想像的程度,生命科學家們的「共識」是人類從進化而來,當代天文物理學家們則「異口同聲」地警告地球被摧毀與人類滅絕的命運,「這些自然科學家大多數知道傳統哲學與宗教對精神超越性的想法卻不為所動」,反之,耗盡精力在故紙堆中的多數哲學工作者缺少與當代自然科學發展的聯繫,仍重施精神可超越死亡的套路,也已變得和宗教一樣獨斷。

今日這些受傳統荼毒的哲學工作者需要走出傳統,拓展視野,增加當代自然科學知識,重新出發;了解宇宙的要角從不在乎人類壽命的終結,甚至不在乎人類物種的滅絕。知識必須是開放的,面對新科學知識的挑戰,人生問題的研究可能需要換掉拆下舊弦換新弦,改變為從人類物種在宇宙的過去歷史與未來命運處切入。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9 Aug 2023




《人生問題研究到了改弦更張時刻》
人生的問題該怎麼研究?哲學家常從死亡入手,並由此帶出人生意義的問題,個人長期主張「人生的意義在於做真與善的事」,這句話可展開為「人生的意義在於探索人類與宇宙真相以及普遍善待人類同種」。
人類與宇宙,令人震驚的是今日對這些的研究已進步到超出哲學史上想像的程度,生命科學家們的「共識」是人類從進化而來,當代天文物理學家們則「異口同聲」地警告地球被摧毀與人類滅絕的命運,「這些自然科學家大多數知道傳統哲學與宗教對精神超越性的想法卻不為所動」,反之,耗盡精力在故紙堆中的多數哲學工作者缺少與當代自然科學發展的聯繫,仍重施精神可超越死亡的套路,也已變得和宗教一樣獨斷。
今日這些受傳統荼毒的哲學工作者需要走出傳統,拓展視野,增加當代自然科學知識,重新出發;了解宇宙的要角從不在乎人類壽命的終結,甚至不在乎人類物種的滅絕。知識必須是開放的,面對新科學知識的挑戰,人生問題的研究可能需要換掉拆下從死亡為起點研究人生的舊弦,換上新弦,改變為從人類物種在宇宙的過去歷史與未來命運處切入。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9 Aug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