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台獨】台獨四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台獨】台獨四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3月3日 星期日

《美國希望台灣扮演的角色是做中國與印太區域的民主典範 不是台灣獨立》

《美國希望台灣扮演的角色是做中國與印太區域的民主典範 不是台灣獨立》

美國支持台灣獨立嗎?個人認為答案否定的。美國常說,不支持兩岸任何一方片面改變台海現狀。這包括台灣一方片面改變現狀,也就是獨立,美國不會支持,具體證據是柯林頓公開罵李登輝總統與小布希公開罵陳水扁總統。最新的是二月份AIT發言人孟雨荷說,美國長期以來的政策是不支持台灣獨立公投;她不明言的是美國反對台灣宣佈獨立。

美國希望台灣扮演什麼角色?這就是去年十一月四日美國副總統彭斯在演講中所說的,「美國始終相信,台灣擁抱民主,為所有華人指出了一條更好的道路」。也就是台灣要肩負引領中國的民主化的責任,做中國的民主燈塔。台灣獨立對於美國這個大戰略並不有利,不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至於在美國的印太戰略方面美國強調的是台灣做民主與經濟成功典範,對於台灣獨立較鬆。國務卿蓬佩奧已數次說,台灣的憲政民主是整個印太地區的典範。尤其配合了台灣經濟的成功,美國要台灣做印太區域民主與市場經濟的典範。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4 Mar 2019

下為幾則相關新聞
美國副總統彭斯去年十一月四日在演講中所說的,「美國始終相信,台灣擁抱民主,為所有華人指出了一條更好的道路(America will always believe that Taiwan's embrace of democracy shows a better path for all the Chinese people.」。

二月份AIT發言人孟雨荷就郭倍宏喜樂島提出的獨立公投事表態,她說,美國反對片面改變現狀的行動,「這是我們長期以來的政策,我們不支持台灣獨立公投(It has been our longstanding policy that we do not support a referendum on Taiwan independence.)」。值得注意的是,同時她再度強調,台灣是個民主成功故事,也是世界上的良善力量,就像美國副總統彭斯去年在演講中所說的,台灣擁抱民主,為所有華人展示一條更好的道路。
網址: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697441

20181124九合一地方選舉結束,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祝賀推文:「美國恭賀台灣再次成功舉行了一次自由與公正的選舉。你們得來不易的憲政民主是整個印太地區的典範。」

談印太戰略 蓬佩奧讚許台灣經濟民主科技發展
中央社 2018/07/31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今天談及美國印太戰略時提到台灣,他表示,美國在亞太區域與許多國家建立良好關係,台灣在戰後經濟與民主持續發展,讓台灣成為高科技產業發展的引擎。

AIT處長酈英傑的幾次發言。台灣是民主的模範、可靠的夥伴,也是慷慨的捐助者,台灣在世界舞台上更廣泛的參與,能使國際社會在更多領域受益。
中央廣播電台 2018-10-31
網址: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00705

酈英傑︰台灣已成真正民主模範
自由時報 2019-03-04
酈英傑投入美國外交工作三十年,曾任國務院台灣協調處處長,派駐北京、香港與南非,也在夏威夷擔任過外交政策顧問。第四度旅居台灣,酈英傑見證台灣社會的變化,除了更乾淨有序,「這裡有『禮』,我認為可能歸因於三十年來的民主進程。這令人印象深刻,台灣成為一個真正的模範,不僅在於民主價值,而且在於社會實踐」。
網址: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271522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台獨四論之二 : 客觀條件 台灣獨立並不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

更進一步,配合美國顛覆中國。

台灣獨立並不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

面對中國,台灣無法保護自己,。

個人一向不認為支持台灣獨立符合美國最大的利益,因為為了台灣與中國成為百年世仇及把龐大的中國市場拱手讓給歐日都不符合美國的利益。美國最大的利益可能是台灣能促進中共垮台及引導中國未來發展的角色;如果台灣獨立了就比較難勝任這些角色。不過這是美國的最大利益,未必是台灣最大的利益。

台灣人要思考長期處於擁有高度安全實質獨立但不能法理獨立狀況的可能性。政治是無限可能性的藝術,個人認為不要陷入國家與非國家的二選一迷思。個人在國際政治理論上甚至反對國家主義,認為國家這個制度未來將會消失,歐盟就是這方面的先行者。台灣如果自己主動宣佈法理獨立,個人認為即使川普會反對,因為這不符合美國優先。台灣法理獨立最佳的機會其實是中共進行武力統一台灣時,這時美國會介入,在這種情況下武統多半失敗,這時中國人比較不會怪罪美國。台灣最高策是誘導中國武統,但操作太困難,必有損失,甚至可能失敗。

總之,台灣比較實在的政策,個人認為是持續增強實質掌握台灣作為獨立國家的能力,看有沒有法理獨立的機會;如果沒有,就是繼續多撈些經濟上的好處。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31 October 2018


今日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 Brent Christensen (酈英傑)舉行上任後首次記者會,這個「首次」在AIT新聞稿上也被重點標示,這表示強調這有定調地位。看FBAIT網頁,酈英傑處長提出任內將聚焦的四個優先事項,又稱為《四個增進》。不看內容我們就可大部分猜到,再看其內容:增進美台安全合作、增進美台經濟與商業關係、增進台灣在全球社會的角色、增進美台人民的關係。個人認為重點是把「安全方面的合作」放到第一位,這顯示台美現在不是一般國家關係,也不是平時關係,而是比較有安全、國防顧慮的時代。這點要和4日美國副總統彭斯的講話比對,個人認為他未講出的是,台灣處在民主世界對抗最大專制國家的最前線,以及台灣作為中國發展的範本。Brent Christensen 數次提及《台灣關係法》,以及強調美國一向按此法行事。這讓個人想到《舊金山和約》,這大概是美國官方從不提的。此外,他又講「美國反對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 (We are opposed to unilateral attempts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這句話在「維持現狀」的台灣現在政府是超級敏感的詞彙。如果AIT處長不講,可能美國有所暗示,但他把這話講出,台灣人就要聽進去與多想一想。

台灣必須配合美國的戰略。

自1979年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以來,美國把台灣視為一個政治實體,稱之為Taiwan,立下《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並協助台灣維持「兩張名片」 的蹺蹺板現狀;當台獨工作者試圖消滅第二張名片的時候,美國就幫助其對手,所以柯林頓罵李登輝,小布希罵阿扁;當親中親統者冒頭時,美國就加碼台獨工作方。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81118/38182999/

以下先為AIT新聞稿的短短一句話提示的重點與全文網址: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今天舉行上任後首次記者會,酈英傑處長表示,他在擔任美國在台協會處長的任內將聚焦的四個優先事項,又稱為《四個增進》:即增進美台安全合作、增進美台經濟與商業關係、增進台灣在全球社會的角色、增進美台人民的關係。
處長致詞稿全文請見:https://goo.gl/u2ExFc
At his first press conference held today, AIT Director Brent Christensen outlined four areas of cooperation he hopes to promote during his tenure as AIT Director, 《四個增進》:Promote U.S.-Taiwan security cooperation; Promote the U.S.-Taiwan economic and commercial relationship; Promote Taiwan’s role in the global community; and Promote people-to-people ties.
Read the full text of Director Christensen’s remarks: https://goo.gl/yHwMaH

以下再看自由時報的相關簡短新聞,個人認為標題下得不好:
AIT處長酈英傑:美國有義務支持台灣對抗脅迫
〔自由時報 即時新聞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2018-10-31 12:23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今天召開駐台第一次記者會,宣示在台首要工作為「增進美台安全合作」,酈英傑引「台灣關係法」強調,美國有義務支持台灣維持充足的自我防衛來對抗脅迫,此政策在過去7屆美國政府皆一致。

酈英傑宣示在台工作的優先項目為「四個增進」,首要項目即為「增進美台安全合作」,另包括「增進美台經濟與商業關係」、「增進台灣在全球社會的角色」與「增進美台人民關係」。

酈英傑於今年8月到任,是其外交生涯中第三度派駐台灣,今天於AIT美國中心舉行首次記者會,致詞並接受媒體提問。酈英傑說,緣份把他和他的家人一次又一次帶回台灣,他相當高興能回來擔任AIT處長。

酈英傑說,亞洲有崛起大國、成長的經濟體,同時仍有許多歷史宿怨未解,在此之中他讚許台灣是亞太區域正面故事中的重要角色。而在「台灣關係法」將滿40周年之際,美台關係歷史意義非凡,也將展望未來如何持續強化和擴展關係,「立穩根基、共創未來」。酈英傑並引用「台灣關係法」重申,美國對台政策從未改變,「台灣關係法與美中三公報一直是美國一中政策的基礎」,也指引美國與台灣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

酈英傑引用「台灣關係法」條文說明,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來決定台灣的前途之舉,即代表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及安全的威脅,而為美國所嚴重關切;美國也反對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歡迎台海兩岸努力進行減少衝突、改善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對話。

酈英傑也藉此機會宣示在台工作的優先項目為「四個增進」,首要項目即為「增進美台安全合作」,另包括增進美台經濟與商業關係、增進台灣在全球社會的角色與增進美台人民關係。酈英傑強調,增進安全合作與改善台灣自我防衛能力是攜手並進的,例如最近批准的軍售案。美國有義務支持台灣維持充足自我防衛能力 以對抗脅迫,此項政策在過去7屆民主黨、共和黨政府都維持一致。

媒體問及美台是否會於11月在台海進行聯合軍演?對此,酈英傑則說他沒辦法回答細節,應由美國國防部說明。不過他也特別強調,美國的印太戰略明確支持在印太地區應有自由開放的航道,美國會依循這個原則進行相關活動。

除了將強化美台安全合作,酈英傑也表示,美台強健經濟關係使雙方得以繁榮,進一步改善經濟關係是值得努力的方向,台灣在數位經濟、能源及基礎建設等領域,能夠扮演重要角色。

酈英傑也將台灣參與國際社會列入優先事項說,美國一向支持增進台灣在全球社會的參與,並大力發聲,因應流行病、跨國恐怖主義與不實訊息傳播等全球問題,實在不能讓對眾人貢獻良多的社會被排除在世界之外。回答台灣被國際刑警組織拒絕與會的相關問題時,酈英傑也說道,前兩週台美才在華盛頓,就台灣的國際組織參與召開雙邊會議討論。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597406

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台獨四論之一: 目的與原理 台灣國家原理:以「台灣民主主體性」為核心的三層結構 】

【 台獨四論之一: 台灣國家原理以「台灣民主主體性」為核心的三層結構 】

獨立本身並非目的,在任何哲學的價值論裡沒有國家獨立這一項,台灣獨立的目的在悍衛台灣社會的民主、人權、自由等普世價值。個人主「人權與民主基本教義」以取代「台獨基本教義」。基於此,台灣有個「國家原理」。

「台灣國家原理」有三層結構。此原理的核心或最內層為「台灣民主主體性」(其根據為天賦人權、住民自決與道德,「台灣民主主體性」同時也是台灣價值),其外一層為「台灣主權」,再外則為目前國名「中華民國」。個人給道德下的定義為「尊重人的主體性」,如果這個定義不錯,則「台灣民主主體性」概念將具有深厚的道德學基礎。

台灣不應陷於「獨立╱不獨立」的二元思考,台灣可能還要很久時間才能獨立。台灣甚至可能成為全球獨一無二的「特殊國家」或「非典型國家」

當無法達到法理台獨時,並不必然就是沒有進展、無事可做,而是也可以強化核心兩層的實力。在實質獨立但未法理獨立的狀況下,中華民國其實只是「藉殼上市」的台獨。雖然並未宣佈法理獨立,但是可以持續夯實兩種更核心、更實質的能力。

因為民進黨提出「台獨決議文」的黨綱以台獨為黨的終極目標,以致於孳生很簡單的就可在獨派內當老大,可頤指氣使,養一大堆台獨寄生蟲。

這不符合知識的理論,自然科學就是不知結果,我們只可以有些原則。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18 May 2015
20150518

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

【台獨四論之三:戰術 搞台獨,要知道「階段論」】

【 台獨四論之三:戰術 搞台獨,要知道「階段論」】
從事獨立的步驟,。
我們平常做事是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從事台獨也不例外。獨派沒有立即獨立建國的實力,台灣本身的武力也不足以保衛自己;事實上,除非外在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否則法理台獨是很遙遠的事。因此,台獨需要有完整計劃、分步驟階段、有攻守戰略等,並循序漸進。此外,政治與一般事務不同,政治就是不能打敗仗;衡諸國共本質更是如此,對國共而言政治是砍人頭的事;台獨更不能冒失敗危險輕易嘗試。
推動台獨要分階段,搞台獨要知道「階段論」。獨立建國可分為兩個、三個或四個階段。不論分幾個階段,「現階段」台獨的目標,個人認為是「打倒國民黨」,因為有個很清楚的因果關係:打倒國民黨,台獨才有可能。

為達成台獨每一階段的階段目標,必須有「結盟策略」。各階段的「結盟策略」相同,都是「不是敵人,就是同志」,也就是縮小敵人範圍,結合最多的盟友,集中打擊階段敵人。

台獨現階段的任務是推翻國民黨。現階段「不是敵人就是同志」結盟策略中的「敵人」就是國民黨;這句話要非常精準地把握。國民黨的支持者、中華民國派、統派與泛藍這四類人雖然相當重疊,但必須區分。「現階段」的敵人「只是」國民黨,因此其他三類,包括中華民國派、泛藍、統派,只要他們不是緊跟著國民黨,都是現階段「結盟的對像」,或都是我們我們的「同志」。事實上,許多對中華民國難以忘情的人並不想統一,也對國民黨不滿;多數國民黨陣營的人並不知國民黨是詐騙集團;也有許多不想統一的人是迷迷糊糊地活在泛藍圈內;而親民黨雖是統派,但它現在和我們有共同的敵人,所以也是我們目前現階段的「同志」。

現今有 70% 左右的台灣人民主張台灣獨立,民進黨陣營更有大約 95% 的人主張獨立。蔡英文主席個人認為是個「大台獨」;有些人對她質疑,但我們知道民進黨陣營的批判性很強、獨性更強,如果她不是,所有抬轎的人都會讓她什麼事都做不成。有什麼好擔心的? 蔡主席是目前我們最有希望的候選人,甚至是唯一有希望的候選人,我們就要支持她。蔡主席主張綠營要「包容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就是台灣」,許多獨派批鬥她。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的黨政人物沒人批評她這一點,難道他們不主張台獨? 還是這是黨現階段的政策。民進黨高層的想法個人認為就是這裡所提出的,「搞台獨,要分階段;台灣現階段的任務是打敗國民黨」;現階段的目標「只是」打倒國民黨,所以還必須結合部份中華民國派,不能太傷害他們對中華民國的感情。此處提出的「台獨階段論」,民進黨並沒有明白的形構出來,但這卻符合他們實際的作法。譬如要瞭解民進黨這次在九合一選舉中提名與結盟策略的整體構想,就是去瞭解「台獨現階段的目標是打敗國民黨」。

台獨要儘量宣傳,但是要必須知道「台獨階段論」。為達宣傳台獨最大效果,必須分工,必須有人分扮白臉與黑臉。民進黨必須帶領社會主流,因此爭取中間選民,必須扮演白臉;獨派其他人可各自選取黑白角色,也要因應環境變換角色。黑臉白臉應分工合作,黑臉絕不能批評白臉。

但是,獨派內部從開始,特別是「台獨黨綱」之後,就有一些喜歡自封「深綠」或「台派」的人,個人對他們有長期近身觀察,個人認為這些人基本上是獨派內「知識程度較低的人」。因為知識低,看不懂民進黨複雜的策略與角色,張冠李戴,誤解民進黨;他們中間也有些人不懂亂批評,有優越感,在綠營內自認高人一等、高於白臉,個人稱他們為「台獨老大幫」;最惡質的他們的頭頭,移花接木「抹黑」民進黨,宣傳說民進黨已不再搞台獨、民進黨已國民黨化、民進黨只想要權力等,個人稱這些頭頭為「台獨蟑螂」或「台獨寄生蟲」。這些寄生蟲為了爭權奪利,甚至不畏在獨派內搞「不是同志,就是敵人」的反結盟策略,在獨派內搞「分化」,按照他們的作法,獨派永遠拿不到 51% 的選票;「他們愛(利用)台獨,而不愛台灣」。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寫於 201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