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教學 陳立民英文法《英文法 2.0》金字塔英文法 三次元英語語法 理解英文文法 動詞的第一規則 第一原理 By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教學 陳立民英文法《英文法 2.0》金字塔英文法 三次元英語語法 理解英文文法 動詞的第一規則 第一原理 By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1月13日 星期一

英文文法有沒有形式動詞?


英文文法有形式主詞或虛主詞,有沒有形式動詞或虛動詞?個人認為有。是那些?又為什麼會有這些東西?


「陳立民英文法《英文法2.0  金字塔英文法  三次元英語語法   理解英文文法 CLM Understanding English Grammar 2.0」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 13 Jan 2020

2020年1月11日 星期六

《簡答句真的是種特殊句型嗎?》

《簡答句真的是種特殊句型嗎?》

“Yes, they are.”“No, I can’t.”之類的句型被稱為「簡答句」。文法上,英文有幾種基本句型,簡答句不在其內,事實上它一直被視為一種特殊句型,甚至一種例外句型。每當在文法上碰到這種對規則的例外狀況時,個人常問兩個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例外情況?有沒有可能有一個或幾個更高的規則未被我們發現或我們對它們的認識不足,以致誤認此為例外?簡答句可能正是這種案例,個人認為簡答句並不是基本句型的例外。

「陳立民英文法《英文法 2.0  金字塔英文法 三次元英文文法 理解英文文法 CLM Understanding English Grammar 2.0By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 11 Jan 2020

2019年11月16日 星期六

《三次元英文文法》

《三次元英文文法》

英文文法書的寫法是在每個主題或章節內講述一些規則,再舉些例句,就結束,從不解釋「why」規則如此訂。我們如果把每個主題當成一條線繩,把每條規則當成一個肉粽,則文法書的寫法就好像是一條綁了些肉粽的線繩,或流水帳;即使以英文撰寫的文法也如此。這種線繩的、線型的文法,個人稱之為「一次元英文文法」。幾何學講點線面體,個人則創作了「三次元英文文法」。

人腦記憶體的性質是很差的。一個肉粽如果只靠一條線繩綁住容易掉落,一條文法規則如果只靠線型單薄的理解力與記憶力維繫更容易忘記。但是如果有種「三次元英文文法」,以三條線繩綁住這條規則,則這條規則就不容易忘記,而且它在三次元系統中與其他規則四通八達、左右逢源、暢行無阻、血脈相連,還產生更多融會貫通、運用靈活的效果。

以「一次元英文法」原理產生的英文可比喻成積木房子。孩童堆積木蓋房子,用幾塊積木堆疊出牆與門窗,再加個頂房子就完成;積木房子外觀看起來像個房子,但沒有房子的「結構」,頂多只有樂高積木的凹凸連結,這是目前「一次元文法」英文的現狀。反之,以「三次元英文文法」原理蓋的英文房子則是根據建築原理蓋的房子,即先打地基,再架支撐的鋼骨,先有柱而後有牆,先上樑而後有頂。

「一次元英文法」系統下的文法學習也沒有方法,學生以強記、熟練的方式學習,好似老師傅練功,就是勤練、熟悉練到爐火純青;因此學英文就是用功、多學、多讀、多背、多練,以致「學英文就是變成英文老師傅」

個人的「三次元英文文法」是根據英文語言原理講英文。這些原理的發現是個人不斷地對文法規則問「why」的過程,並在個人較一般文法學者名師對人性、社會性、語言性質與溝通原理更多的知識背景下產生。從語言學歷史來說,個人從古希臘文、old English就是德文到現代英文爬梳出一些原理;從知識來說,個人根據當代認知科學理論、腦科學理論、學術理論發現出一些原理;融合這些原理還有其他個人建構出「三次元的英文文法」。

三次元屬於空間學與幾何學,人腦結構與幾何學不盡相同。個人認為人腦的運算器與記憶體性質,特別是對於人文社會事物相關知識的空間結構是「金字塔型」的,即上層最高原理規範下方各層次要眾多規則原理與無數具體實例。因此,個人認為「三次元英文文法」的幾何學結構或結構傾向也是「金字塔型」,所以個人又稱之為「金字塔文法」。

「陳立民一文法《英文法 2.0金字塔英文法 三次元英語語法 理解英文文法 CLM Understanding English Grammar 2.0By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6 Nov 2019

2019年9月19日 星期四

英文的特色是它非常注重時間性 英文文法即以時間為第一結構


英文的特色是什麼?英文的特色是它非常注重時間性,英文文法即以時間為第一結構。

「陳立民英文法《英文法 2.0金字塔英文法 三次元英語語法   理解英文文法    CLM Understanding English Grammar 2.0By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 19 September 2019


英文的特色是什麼?英文的特色是它非常注重時間性,英文文法即以時間為第一結構。

「理解英文文法 文法金字塔 金字塔文法 CLM Understanding English Grammar」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9 September 2019

2019年5月29日 星期三

《動詞的第一規則》

動詞的第一規則 或 動詞的第一原理》

一個句子必須有一個也只能有一個現在式或過去式,在敘述句中它的位置是在第一個動詞位置。這可稱為「動詞的第一規則」。

這規則是由歸納而來的。英文有十二種時式,檢視一下,可發現它們的第一個動詞是現在式或過去式。或會問:那未來式呢?舉例而言,“shall”這個字的過去式是“should”,它本身是現在式,所以未來式也是用現在式的形式。

「陳立民英文法《英文法 2.0金字塔英文法 三次元英語語法 理解英文文法 CLM Understanding English Grammar 2.0By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 30 May 2019


「理解」是什麼?

每位老師都對學生講要「理解」,然後略解釋一下,就那幾句,數十年來在台灣的課堂上對「理解」沒有更深入的講法,因此學生對「理解」重要性的體會有限。「理解」是什麼?個人認為,根據認知科學理解就是「在腦神經之間長出新連結」;沒有理解,就是沒有長出新的連結。
「理解英文文法 三次元英文文法 金字塔文法」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30 May 2019

2019年3月20日 星期三

《“It”可作形式主詞的文法關聯性》

“It”可作虛主詞或形式主詞的文法關聯性》

代名詞“it”可作「形式主詞」(「虛主詞」)使用,例如在“It’s good to hear from you.”一句中,“it”為形式上的主詞代替“to hear from you”;它也可作「形式受詞」(「虛受詞」)用。文法書對這條規則的寫法是陳述規則,舉例句,然後就結束;沒有理由,沒有理論,也見不到與其他規則的關聯性。

上面例句“It’s good to hear from you.”,把它譯成中文,例如譯為「很高興有你的消息」,在中文句中看到“it”無法譯出,或說不見了。事實上,這個「形式的」主詞在翻譯時常會出現不見了,或不需要這個字的現象。

人腦運算器與記憶體有金字塔型的結構,要根據這個結構原理學英文才能學得有效率;只講規則、不講理由、缺少其他關聯性的講法使文法枯燥、難學、易忘。

對於「“It”可作形式主詞與形式受詞」這條規則,要如何找到它在金字塔中的關聯結構?個人提出下面幾個問題作為線索:為什麼一個語言中會有「形式主詞」的東西?「形式」的意思是不是沒有意義的或無所指的字?除了「形式主詞」外,英文還有沒有「形式X詞」的字?它有沒有顯示英語的什麼特質?

「陳立民英文法《英文法 2.0  金字塔英文法 三次元英文法 理解英文法 CLM Understanding English Grammar 2.0By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 20 Mar 2019


2019年3月9日 星期六

《為什麼一個句子必須有一個且只能有一個限定動詞?》

《為什麼一個句子必須有一個且只能有一個限定動詞?》

一本著名的英文文法書說,一個句子必須有一個且只能有一個限定動詞(finite verb);它所謂的限定動詞是指動詞的現在式與過去式;想想“I've been waiting for you.”這一句,也是有道理。另一本暢銷的文法書說,兩個動詞不能連在一起,它舉母語中文初學者易犯的錯誤為例:“I love play basketball.”句犯了這個錯誤,應改為“I love to play basketball.”“I love playing basketball.” 看似簡單的錯誤,理論卻可能不簡單。文法書能講到這裡已經是講得非常好的了,但它們也只是寫下了一條規則,沒有解釋“why”如此,翻閱過去數十年中文本英文文法書未見解釋。不可能再解釋了嗎?如果能,可能會使動詞成為更可理解的體系,有如任督二脈打通使整個經絡都活耀起來。

「陳立民英文法《英文法 2.0金字塔英文法 三次元英文法 理解英文法 CLM Understanding English Grammar 2.0By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 9 Mar 2019

《為什麼一個句子必須有一個且只能有一個限定動詞?》

一本著名的英文文法書說,一個句子必須有一個且只能有一個限定動詞(finite verb);它所謂的限定動詞是指動詞的現在式與過去式;想想“I've been waiting for you.”這一句,也是有道理。另一本暢銷的文法書說,兩個動詞不能連在一起,它舉母語中文初學者易犯的錯誤為例:“I love play basketball.”句犯了這個錯誤,應改為“I love to play basketball.”“I love playing basketball.” 看似簡單的錯誤,理論卻可能不簡單。文法書能講到這裡已經是講得非常好的了,但它們也只是寫下了一條規則,沒有解釋“why”如此,翻閱過去數十年中文本英文文法書未見解釋。不可能再解釋了嗎?如果能,可能會使動詞成為更可理解的體系,有如任督二脈打通使整個經絡都活耀起來。

「理解英文文法 三次元英文文法 金字塔文法 CLM Understanding English Grammar」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9 Mar 2019

2019年2月26日 星期二

英文文法的現狀猶如只具下半部的金字塔

英文文法的現狀猶如只具下半部的金字塔

學習英文碰到的根本問題是學了就忘,忘十次也屬正常。於是學習的重點之一在增強記憶力,這就靠理解。但英文文法就是講規則、例句,而不講理由或只講很少的理由,也就是缺乏理解性,內容枯燥,即使世界著名的英文版文法書也如此。知識應如金字塔,塔頂高層原理掌握下方規則,如此知識才能融會貫通、四通八達、左右逢源。但個人認為「世界英文文法的現狀猶如只具下半部的金字塔。」金字塔的上半部呢???個人自信發現了許多金字塔上層的原理,這大幅地增加文法的理解性,因而數倍強化了學習效果。

 「陳立民英文法《英文法 2.0》  金字塔英文法 三次元英文法 理解英文法 CLM Understanding English Grammar 2.0」By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26 Feb 2019

學習英文碰到的根本問題是學了就忘,忘十次也是正常。於是學習的重點之一在增強記憶力,這則靠理解。但英文文法就是講規則、例句,而不講理由,或只講很少的理由,也就是缺乏理解性,內容枯燥,即使世界著名的英文版文法書也如此。知識應如金字塔,塔頂高層原理掌握下方規則,如此知識才能融會貫通、四通八達、左右逢源。但世界英文文法的現狀卻猶如只具下半部的金字塔。個人的專長在於發現了許多金字塔上層的原理,這大幅地增加文法的理解性,因而數倍強化了學習效果。

「理解英文文法 三次元英文文法 金字塔文法 CLM Understanding English Grammar」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6 Feb 2019

2019年2月23日 星期六

文法被預設為「句子的文法」

文法其實是「句子的文法」,個人看了幾本世界著名的英文版文法也是預設了這個觀念,於是好像沒人注意到「文法就是句子的文法」這個現象。現今英文文法中有些規則難以說明,也有些規則難以訂立。但是如果能將文法超越只是「句子文法」的限制,這些就可以理解。理解很重要,有理解才有深度的且全面的掌握,也不易遺忘。

「陳立民英文法文法 2.0  金字塔英文法 三次元英文文法 理解英文文法 CLM Understanding English Grammar 2.0By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 23 Feb 2019

文法其實是「句子的文法」,個人看了幾本世界著名的英文版文法也是預設了這個觀念,於是好像沒人注意到「文法就是句子的文法」這個現象。現今英文文法中有些規則難以說明,也有些規則難以訂立。但是如果能將文法超越只是「句子文法」的限制,這些就可以理解。理解很重要,有理解才有深度的且全面的掌握,也不易遺忘。

2019年1月15日 星期二

文法是英文的理論

文法是英文的理論。

「陳立民英文法《英文法 2.0金字塔英文法 三次元英文文法法 理解英文法 CLM Understanding English Grammar 2.0By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 16 Jan 2018


邀請 google「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圖片,可見約300幅個人第一的學術創作與道德政治實踐記錄照片。

 

2018年5月25日 星期五

《數字的英文單字學習法》

《數字的英文單字學習法》

學英文的數字,在學「個、十、百、千」時沒有問題,但當學到「萬」要寫成“ten thousand”時,可能會問:英文為什麼沒有「萬」字,而要用「十個千」來講。繼續學下去,直到百萬才有專屬的字,然後是十億與一兆。有些人可能會懷疑英文在數字方面的字是不是沒有規律。

我們按一般寫法寫出一個數列,如“1,000,000,000,000 ”,再看,就會注意到“thousand”, “million ”, “billion”“trillion”這四個字的位置剛好在各個逗號前。於是我們發現,英文除了「個、十、百」較小額的數外,凡有文字的數額都正好是各標點前的那個數額。因此,數字的英文有規則可循的。用「次方」或「冪」表示,「千、百萬、十億、兆」的標示法就是“10³,106,109,1012

中文在數字方面也有規則嗎?這要以「億」、「兆」兩個數額為起點,發現它們之間差四個數位,據此,再往前推四個數位,也有字,是「萬」,於是我們發現中文傳統是每隔四數位有個字,如“1,0000,0000,0000 ”

比較中英文在數字上的寫法可說,在「個、十、百」這些較小額的數目方面,因為常用,都有文字;在比較大數目的文字方面,「英文是每隔三位數造個字,中文則是每隔四位數造個字」。為什麼中文會比英文多個一個位數呢?因為中文造出了「萬」這個字。

因為「英文是每隔三數位有字」這個規則,使得“thousand”一字變成最常用到的。英文“thousand”可用“k”字表示,“k”“kilo ”的縮寫。“Kilo”用於重量時 one kilogram=1000 grams,用於長度時 one kilometer=1,000 meters,都是「一千個」小單位(公克、公尺)等於下個較大單位名稱(公斤、公里)。計算耗電功率的單位是「瓦() (watt),比它大一級的單位,按照前面造字的規則推論,可以想像是表達「一千個瓦」的字,“kilowatt”,中文為此字造了「瓩」的新字。長久以來新加坡人以中文講「兩萬」時,不講「兩萬」而講「二十千」。

不是學自然科學的人大概二十年在大眾傳播媒體上發現了一個新詞「奈米」 (nano),知道它是個極短的長度單位,但多短則不知。如果徹底了解「英文是每隔三數位有字」的規則,就可猜測它應該是某個有文字的數額。確實,“nano ”的原義是 “billionth”( “one billionth”),也就是「一米的十億分之一」長,或 “10-9。當我們對英文的理解增加時,對其他領域事物的理解也會增加。

「陳立民英文法《英文法 2.0金字塔英文法 三次元英文文法 理解英文文法 CLM Understanding English Grammar 2.0By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 25 May 2018
20180525



《“Teacher” 一字不能作稱呼詞》

“Teacher” 一字不能作稱呼詞》

在台灣的英文教室裡學生幾乎都稱老師為“teacher”,這是錯誤的。“Teacher”一字在英文裡是職稱或職業意義的字,比較接近中文的「教師」,而非「老師」。它不能用作稱呼詞。

在英美國家學生對老師「正式」的稱呼方式,對男老師是“Mr. + last name”,對女老師是“Ms./Mrs./Miss + last name”,例如稱“Mr. Jones”, “Ms. Brown”等。雖然可聽到“Teacher + first name”的稱呼,例如“Teacher Susan”,但這究竟是“informal English”(非正式的英文)或幼童的稱呼法,還是要先掌握“formal English”(正式英文)的用法。

“Mr./Ms./Mrs./Miss”在英文裡作為對成人一般性稱呼,已具待人接物上應有「禮貌」的含意。教授、博士與醫師因為在英美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特別的享有“Professor”“Doctor”的稱謂,如“Professor Thompson”“Dr. Smith”。至於老師,沒有教授、博士與醫師那麼偉大,在「用字」方面被歸為使用一般稱呼的。

有些英美語系國家的人來台灣教英文,台灣人對他們說我們稱呼教師「老師」是比對一般人更尊敬的含意,有些外籍老師也接受了這種“teacher”的稱呼。他們對「語言學」的知識不足。語言必須根據母語國國的使用法;因此,不止字要是英文,用法也要照英文的約定。再者,“Language is conventional and determined by culture. (語言是約定的,語言是歷史文化的產物。)” 因此,語言的合理性或邏輯性只能講到某種程度,再過就是沒道理可講。語言的本質就是這樣,不要跟語言講邏輯,語言是“arbitrary”(任意的、獨斷的)。按照“teacher”一字在英美使用的習慣,它就是不能作稱呼詞用;約定是獨斷的。

華語(或中文)世界的人聽到稱呼老師“Mr./Ms./Mrs./Miss”時,會覺得對老師不夠尊重,甚至有些華語世界的人認為只有華人才有「尊師重道」的傳統。這是不了解語言現象。的確,英美國家師生關係比較平等、教學方式也比較民主,但英美的學生也是被教導要「尊敬老師」的。因此觀察會發現,雖然學生以“Mr./Ms./Mrs./Miss”的字稱呼老師,但在語氣、腔調、態度上比對稱呼一般人時更有禮貌、有敬意。

當英語社會要表達對老師較高的尊敬,但又認為他們沒有教授、博士與醫師那麼偉大時,在文字、文法工具用盡時,社會改在語氣、腔調、態度上找出路、做區隔。以上是把難解的語詞使用法做推理解釋的嘗試。

總之,語言的規則要儘量講通,也要儘量理解語言,但要知道「語言本質上不是邏輯的」,Language is arbitrary, conventional, and determined by culture. 當前面英美語系外師講不出所以然時,他們應說「我們就是這樣用的,這個字就是這樣約定使用的」,而不應被台灣人的道理說服。

「陳立民英文法《英文法 2.0金字塔英文法 三次元英文法 理解英文法 CLM Understanding English Grammar 2.0By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25 May 2018

2018年5月17日 星期四

《提出「英文文法規則 why 的問題」與「英文文法層次」的可能性》

《提出「英文文法規則 why 的問題」與「英文文法層次」的可能性》

英文文法書個人認為都只講「規則」,不講「為何規則如此?」。每本文法書都一樣,即使英文本的文法也一樣。如果也能講出文法規則訂立的理由,回答規則 “why的問題,就可能發現「文法是有層次的」,這就是增進理解。理解得越強,就越能正確使用,忘記該文法規則的次數就越少,甚至還有觸類旁通的機會。雖然語言是歷史的產物,不是都有道理的或言之成理的。

先舉個單字的例子。英文數字的文字要怎麼學才能簡單易記?譬如 “million” 一字,如果背下它是「百萬」就結束,就只得繼續硬背其他的數字。這種硬背的學習方式困難,也會錯過許多觸類旁通的機會,譬如,薪水 “22K”、「奈米科技」等。如果還能比較中文裡數字的命名,理解還能有層次。怎麼學英文的數字?

文法的一例。英文裡有些形容詞是從現在分詞與過去分詞來的,譬如 surprised, surprising, interested, interesting, bored, boring 等字。文法書說這是現在分詞或過去分詞作形容詞用;再將同一字動詞字源的做一分別,譬如說 “interested” 一字是主詞自己感到興趣的,“interesting” 是讓人覺得有趣的,就結束了。個人與一般文法專家、語言學家不同,個人受過語言哲學與認知心理學的訓練,認為這還可以深入,還可以問 “why” 的問題,在這裡甚至可以釐清「文法的層次」。 

「陳立民英文法《英文法 2.0  金字塔英文法 三次元英文法 理解英文文法 CLM Understanding English Grammar 2.0By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 17 May 2018
20180517
         《數字的英文單字學習法》

學英文的數字,在學「個、十、百、千」時沒有問題,但當「萬」必須寫成 “ten thousand” 時,可能會問:英文為什麼不像中文有「萬」字,而要講成「十個千」?繼續學下去,直到百萬才有專屬的字,然後是十億與一兆。可能會懷疑英文數字的字是不是沒有規律。

 ......


「陳立民英文法 理解英文文法 三次元英文文法   金字塔文法 英文法2.0 CLM Understanding English Grammar」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17 May 2018
2018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