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2日 星期日

【 20150712 陳哲對於被「非法」解除臉書「台灣小英研究所」社團管理員職位的反駁文之一:「東網」是件小事;2016 年大選前陳哲完全接受「東網」的新聞;大選後,陳哲的妥協可讓其他管理員滿意 】

20150712 陳哲對於被「非法」解除臉書「台灣小英研究所」社團管理員職位的反駁文之一:「東網」是件小事;2016 年大選前陳哲完全接受「東網」的新聞;大選後,陳哲的妥協可讓其他管理員滿意

陳哲事件的比喻】
有一群人到一間學校教室參觀,看到老師正在處罰一名學生,老師解釋他的處罰行為說,是因為這位學生考試某幾題不應該答錯。切到陳哲。陳哲將「台灣小英研究所」經營為「小英系的旗艦社團」,且流量超過「第二到第十大」社團流量之總合,被公認為「最成功的小英系社團管理員」。在 4 月時有 6 位「非法」或「有嚴重爭議地」被認命「新管理員」;6 15 日兼職管理員洪國棟先生,與 Irene Huang、張如風、蘇慧芬、蔡進文、佐xx4 月進來的新管理員」很有爭議地或非法解除了陳哲社團管理員職務。再切回教室。當這群人進一步瞭解處罰這件事時獲知,這位被處罰的學生在這次考試是「全班第一名」。對此,這群人會怎麼想?怎麼會有這麼荒謬的事啊?考不到 100 分,就要處罰?要處罰,不是應該先處罰其他的學生嗎?深謀遠慮的人甚至會想,以後沒有學生願意唸書了。陳哲就是這位被處罰的「第一名學生」。照他們的方法,他們也應該處罰蔡英文。

對於社團成員個人建議去想這事情的「眉角」在哪裡?其中一件是,為什麼將陳哲解職的《管理群聯合聲明》在 0617 日就下架了?只置頂兩天,陳哲會讓它置頂兩個月。

對於「東網」貼文陳哲可以妥協】
個人從開始就不認為「東網」是件大事,個人完全可以妥協。個人 0623 在本社團 po 20150623 要先掌握「完整光譜」再批評陳哲才公允;民主是衝突、妥協,但絕對不用暴力》一文中,個人曾說:「『東網』可以談,個人可以妥協。」現在個人可以更進一步說,「東網tw.on.cc」不是問題;在明年大選前,個人完全接受「東網」的新聞;在明年大選後,可以談,如果堅持繼續,個人也可以接受;日後當「東網」出問題時,相信都會嚴肅對待。
個人認為「東網」這件事要講清楚,不能模糊帶過。

瞭解「東網」很容易,看維基與香港大典「三條簡介」對「東網」的定性】
「東網」是香港「東方報業集團」的網站之一。對於「東網」可以很簡短地講清楚,就是閱讀維基百科的《東方日報》條(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B1%E6%96%B9%E6%97%A5%E5%A0%B1_(%E9%A6%99%E6%B8%AF)與《東方報業集團》條(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B1%E6%96%B9%E5%A0%B1%E6%A5%AD%E9%9B%86%E5%9C%98,再加上閱讀香港網路權威的《香港網絡大典》的《東方報業集團》一條(http://evchk.wikia.com/wiki/%E6%9D%B1%E6%96%B9%E5%A0%B1%E6%A5%AD%E9%9B%86%E5%9C%98。到上列三條網址,只要瀏覽其綱要,不必看內容,就會發現對「東方報業集團」的評價只有負面的,完全沒有正面的。這三條對於「東方報業集團」就是講兩件事,第一是超級有錢,可能是香港最有錢的媒體,第二是它傷害新聞自由的劣行惡跡。對於「東網」的辯論,個人認為,只要閱讀這三條辯論就結束了。

陳哲對「東網」的三項基本看法】
以下陳哲想把「東網 tw.on.cc.」的事情講清楚一點。
首先,個人對於媒體有一基本看法,即媒體的立場是由老闆決定的。其次,個人對於「東網」有兩項基本看法,即它是香港「紅色媒體」,與其來台目的是進行統戰。如有人能指出個人這三項基本看法的錯誤,將十分感激。

陳哲對「東網」的思考過程】
大約在三個月前在「台灣小英研究所」突然出現了大量的「東網 tw.on.cc」新聞,而且多由「東網」記者直接 po,一日約五篇。個人對於香港「東方日報」一向有些瞭解,驚覺這個「紅色媒體」開始對台灣的網路做統戰。個人對香港的「紅色媒體」一向有些瞭解,以往「直接在台灣採訪的」有香港的「中評社」與「鳳凰衛視」,但它們的傳播區域是香港與中國。個人是在 2008 馬上台後接觸到它們,認為是馬批准的。它們「在台灣直接採訪」的重點是兩岸事務。個人是台灣抗議「江陳會」最多的人,每次都看到「中評社」派出最多媒體與做出最多報導,對其投下的財力非常有感。個人曾和台灣記者談「中評社」,一位回答,有的記者不會為它工作。個人認為,就是工作上有時會有不利於台灣的事。因為它們不對台灣發新聞,所以台灣網友很少人知道,有時出現它們新聞的貼文,個人也都放過。現在則直接對台灣網民做工作。在個人《0617 反駁》文中已提過。

個人一向注意「紅色媒體」何時可能在台灣「升級」,所以當「東網」三個月前不突然侵入台灣網路世界時,個人立刻覺察「升級」出現了,並立刻反制。這出現時機個人認為也合理,馬任期剩一年,現在不開放已後可能就沒機會了。
在個人《0617 反駁》文中個人寫道:「請諸位現在去看『支持小英再戰 2016 總統選舉聯盟』社團等,在前 10 篇中「東網」有 5 篇,24 小時內它 po 11 篇,不管理的結果就是這樣,這大概是兩個月前發生在本社團發生的事。」後來個人也看了幾次,狀況還是一樣,還有在其它幾個社團狀況也是如此。今天再去看此社團,。在前 10 篇中「東網」有 5 篇,24 小時內它 po 7 篇。不管「東網」的結果就是如此,三個月前也發生在本社團。

「東網」是香港「東方報業集團」的網站,這個集團在 2004 年的一次投資中,設立八組「全世界最大的」六十四座彩色單幅印報系統,投資金額就達十七億港元。所以,非常超級有錢。「東方報業集團」是遠東最大規模的報業集團之一,在馬來西亞也有「東方日報」,它可能是香港最大媒體集團。一個對台灣有目的的媒體巨人進入台灣散漫的網路世界,其景象是令人驚恐的。

因為個人對統媒可能「升級」的事一向有警惕,且對「東方日報」也有所瞭解,「東網」一出現,個人立刻識別它是「第一個侵入台灣網路世界」的「紅色媒體」,幾天之內就封殺它,並趕記者。

但成員不知「東網」事。因為「東網」新聞多,不斷有成員 po「東網」新聞。「東網」新聞就個人所見都沒有問題,所以成員 po 很正常,完全不能怪成員。所以,個人必須不斷對成員解釋刪「東網」新聞的理由,在社團內也有多次爭論。個人不怕爭論,民主不怕公開鬥爭,民主只怕「黑箱」。在社團內有兩三次陳哲與成員的大爭論,個人也從未因 po「東網」文踢走任何一位成員。

0615 行動」前,與陳哲對「東網」爭執的成員已接受陳哲意見】
在「0615 行動」發生後,有兩位貼「東網」文曾經被陳哲刪,而後又就「東網」新聞事與陳哲激烈辯論的主角,在「0615 行動」後「反過來幫陳哲辯論」。

下為這兩位成員的留言:
一位辯論的成員在 0621 日留言說:「陳哲兄刪我文,只是同志之間的小事,不足掛齒,早就雲淡風清隨風飄了。」這些留言的意思是他接受了陳哲的理由,而且他認為「東網」的事情已過。

另一位成員留言說,「陳哲兄個人曾經與他交手數次,都是因為他刪我的 PO 文而起,我隨後都會專門 PO 指責他的文回敬。陳哲兄的風度真是好,我指責他的文就一直掛那邊,任眾位網友瀏覽,直到我覺得不好意思,自行刪除。光這點他就贏得我的敬意,所以我支持他重新奪回小英所的主導權

從這兩位的留言可知,他們接受陳哲的理由。也可知,在「0615 行動」前他們認為「東網」的「事情已過」。

就在社團內幾位辯論「東網」的成員認為事情「已經過了」的前後,有幾位「0615 行動管理員」跟個人談論「東網」的事。
從與他們的交談中,個人發現他們既對「東網」不瞭解,也對已在社團內已經發生過的「東網」辯論狀況也不瞭解。個人的感覺是,幾位在 4 月被「嚴重有爭議」任命的「新管理員」,在四月之後也很少來社團,他們對社團內的事情的瞭解靠他們同夥的朋友通風報信。

我們常聽人說,一件事情重要不是結果而是過程。論辯的「過程」,就是「講理由」或「論證」的過程。任一階段的結論,如果正反任何一方能提出更好的理由,就翻轉前一次的結論。此處再重覆前面所述,個人對於「東網」有兩項基本認識,第一是媒體的政治立場是由老闆決定的,第二是「東網」為香港的「紅色媒體」。如有人能指正個人這兩點,個人將感激不盡。

有「0615 行動管理員」不知「東網」為紅色媒體】
個人必須承認,曾有一段辯論的過程。在開始時,幾位將個人解職的「0615行動管理員」質疑個人為何刪與民進黨相關的或對民進黨有利的新聞。個人回答,「東網」是「紅色媒體」,要用長遠的眼光看這事。個人這樣回答後,個人的感覺是有幾位「0615 行動管理員」才知「東網」是紅色媒體。對比個人已經幾年在警戒「紅色媒體」何時直接侵入台灣。在此之前社團內已發生過的幾次陳哲與成員辯論內容,他們也不知,也從未有任何「0615行動管理員」提出過對這些內容的認知。個人認為他們對「紅色媒體」的知識就是一般的網友程度,不知以往「紅色媒體」之「中評社」與「鳳凰衛視」階段,與「東網」出現代表的「升級」意義。

也有0615 行動管理員」說,「東網」可能到台灣的目的與在香港的目的不同。個人認為,這違反了媒體的政治立場由老闆決定的這項基本常識。個人認為這是天馬行空的想法。

幾位「0615 行動管理員」主張,只要新聞內容沒有問題,就可以不論新聞來源。有兩位「0615 行動管理員」進一步質問個人,依照個人標準,聯合中國兩報的新聞豈不是也該禁。這也是個「很好的論證」。個人當時回答,如果能做得到,個人會把聯合中國也禁了。

對「東網」我們「有條件」多做一點,就應多保護台灣一點】
個人現在可更詳細解釋。中國台灣的大小差太多,台灣要事事警惕。每件事情能做多少就儘量做。聯合中國是統媒,但我們沒有力量對付它們,必須做些妥協。但「東網」不同,我們的「條件比較好」;當我們「有條件」給台灣更多保護時,就儘量做。不需拘泥於每件事都要「平頭頂」,而是每件事應在能力所及範圍內儘量做。

個人也指出,甚至對中國採取差別待遇在台灣也是常態。個人曾舉外籍配偶為例,一般外籍配偶四年就可取得中華民國國籍,但是中國籍配偶要六年才得取得中華民國國籍,即使國民黨在國會多數,但連國民黨都不得不如此。「對帶有敵意的中國,我們要有特殊的標準。」所以,指責陳哲對「東網」與對聯合中國有「差別待遇」,是不瞭解台灣民意。「當我們有條件給台灣更多保護時,為什麼不做?」

個人也舉西歐北美國家禁共產國家媒體的事為例,個人認為,這些做法並不妨害西歐北美國家是言論與新聞國家。綠營已有多次呼籲不要投稿給中時,也是同樣的事,不要把扣「限制言論自由」的大帽子。也不要怕統派批評我們沒有「限制言論自由」,台灣有沒有言論自由是由西歐北美國家決定的。

個人曾說,主流媒體有 NCC 管,網路這種小事沒有主管單位。但是,保護台灣的事,能做的就去做,不要因為這事沒人做,我們自己就也不做。不用凡事跟在人家後面走。

「東網」放長線釣大魚,即使它什麼也不做,就已掐住台灣網媒成長的脖子】
「東網」至今的新聞,就個人所見,沒有問題。但個人認為這可能是「放長線釣大魚」策略。個人曾很簡短地說,有台灣網媒記者常來本社團 po 新聞,個人不希望因為「東網」,他們以後沒頭路。現在把這講清楚。

台灣的媒體環境很差,即使主流媒體記者的薪水也不高,工作也沒保障,年紀稍大常常就被 fire 了。台灣的網媒或「新媒體」情況更慘,民報靠募款,新頭殼網站也希望有人長期認捐,它們記者可能正常的記者薪水都拿不到。還有苦勞網、沃草、零時政府(g0v)、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等一大堆。這些不是靠捐款,就是做義工。台灣網媒大概只有「風傳媒」一家比較有錢,但其顏色與目的讓許多人質疑。同樣,現在香港媒體巨人「東方報業集團」投入這個沒有油水的行業,也同樣令人起疑。個人認為應「防患於未然」。

這件事可比喻為資源回收戶。台灣的網媒或「新媒體」可比喻為靠資源回收生存的低收入戶。突然慈濟也要搞回收,慈濟並不需要打他們,慈濟也講得出光明正大的理由。但慈濟搞資源回收,就會餓死一些靠資源回收生存的低收入戶。

「東網」在台灣不需宣傳統一,它只要做個立場中立的網媒,它只要做慈濟,就「達到讓台灣網媒不能成長與讓部份台灣網媒餓死的目的」。它的「市場佔有率」就足以消滅台灣網媒或「新媒體」成長的生機。

「東網」的惡性循環 vs 糾正的良性循環】
個人在社團辯論時,曾經請 po 「東網」新聞成員不要急 po 文,找一下或可找報其它台灣媒體的相關報導。現在把這句話講清楚。成員 po「東網」新聞,因為「東網」新聞很多,而這又是因為它砸大錢,養比較多的記者。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就是搞垮其它台灣網媒。個人希望當成員看到「東網」新聞時不要急著 po 出,先搜尋一下該則新聞主要內容,看台灣媒體有沒有報導,給台灣媒體機會。如果搜尋不到,可能等幾小時或等兩天,台灣的媒體就報導了。台灣媒體與網媒記者人少,只要把市場流給他們,給他們一點時間,他們就會跟進。如果兩天台灣媒體也沒報導,那就不是重要新聞,即使失去也沒什麼損失。重要的是有國際觀,抓住國際潮流,瞭解台灣的大局。只要眼光遠大,就不會在乎這些小細節。反之,如果見到「東網」新聞就 po,就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台灣媒體報導的新聞沒人看,就會減少記者、降低薪水,同時媒體家數會變少、規模會變小。個人希望成員體諒對「東網」的限制,以避免陷入「惡性循環」。況且,網友學會這點也是件好事,因為在很多地方,都需要「給弱勢的台灣一個公平的機會」。

「東網」現在什麼都不做,不表示它未來什麼都不做。就像兩個標榜深綠的政黨一樣。它以後抓到「打著綠旗反綠旗」的機會,就可以裂解獨派。它的改變也可能是突然發生的。在中國的台商一向拿台胞證,現在突然改為晶片卡,資訊全都露,它們反應不及,或者是為時已晚。

陳哲承認一件矛盾的事,這繼續討論與妥協的意思】
0615 行動管理員」提到一件事,個人承認這現象很奇怪,也承認這與個人對「東網」一貫的看法矛盾。個人這句話的意思當然就是「只要能提出更好的理由,個人可能改變看法。

至於陳哲對「東網」一貫的看法前面講了一堆,還可以簡化,就是在前面講過的維基百科與香港網絡大典在「三條簡介」中對「東網」的定性,與個人對「三項基本看法」。

陳哲對矛盾的解釋:綠營人士上 TVBS 台節目,不表示 T 台節目可看】
陳哲對這個矛盾也有解釋。這好像我們晚上可看到綠營人士上「TVBS」的談話節目。他們上 T 台節目是為民進黨辯護,透過 T 台它們可將綠營看法傳到平常綠營媒體達不到的觀眾。但綠營人士上「TVBS」這個節目,並不表示綠營支持者適合看「TVBS」節目。同樣,綠營人士在「東網」寫專欄,也不表示「東網」是沒有威脅的媒體。另外也有可能,綠營人士在「東網」寫專欄的目的可能是,把綠營訊息傳給目前「東網」主要在香港的統派讀者。如果目的是對香港,這和個人的措施並不違背。

宋楚瑜將參選總統,民進黨官方還是講君子相爭,但綠營網民已主動對宋開戰。這表示「外圍團體」與民進黨的功能不同。同樣,當民進黨官方以白臉對「東網」時,「外圍團體」作法不一定要和官方相同,可以對它開戰。

以上陳哲對這項矛盾也有解釋,即使如此,還是認為,還有別的可能,認為自己可能想得還不夠。個人對媒體比一般網有瞭解的多,但比起專業人士,個人必須承認自己非專業。個人也在持續瞭解中。個人也曾請「東網」政治組的組長 L 先生對話過,希望提供更多說法,無後續。只是個人一職都參不透,為什麼香港的「三條簡介」對「東網」只有負面評價?

0615行動前」實際上已放寬,陳哲的認知是「當時處於持續溝通階段」】
陳哲覺得和幾位管理員在「東網」事情上有歧見,就持續在社團內解釋,在 6 1213 14 日個人每日在社團都有正式 po 文說明,至於在留言處重複這些 po 文三日內有 20 。因為社團兩三個月談「東網」,而且許多成員在兩三次大辯論後接受陳哲的觀點,社團內「東網」的貼文不多。當 0613 Irene Huang 在社團貼出一篇「東網」文時,個人並未刪,不願正面衝突。那時也有「東網」的專欄,個人也未刪,事實上個人從未刪過任何專欄文。從這兩件事看,個人不願正面衝突,個人有妥協。從外觀客觀來看,可以說有陳哲並未禁「東網」新聞的「事實」。

簡言之,從個人承認對「東網」有矛盾有件事,可知個人要繼續討論,也覺得需要妥協。事實上個人也在社團內繼續討論。再加上個人上述未刪二文。所以,個人認為與個人不同意見管理員得到的訊息應該是,陳哲承認自己有矛盾的,與事實上刪文也不極端。因此在「0615 行動」時,個人的認知是「當時是處於持續溝通階段」。所以有認知不同。

陳哲的「雞婆」行為,竟被扣上「限制言論自由」的大帽子】
個人在「0615 行動」後的每次發言中,都認為此行動的「合法性」有問題。「董事會的組成」如果不合法,任何「董事會的決議」就不合法。個人還無法忍受的一件事情是,「0615 行動管理員」竟將個人扣上「阻礙言論自由」的大帽子。

如前所述,個人認為東網是「放長線釣大魚」,個人是「防患於未然」。客觀地說,個人認為,双方都有理。當採取寬鬆標準時,可以放行「東網」;反之,採取嚴格標準時,可以禁「東網」。「東網」不是立即而明顯的危險,到它危險時,個人相信大家都會有反制措施。至於個人採取嚴格標準,是認為在這件事情上我們「有條件」多做一點,就是長遠看台灣網媒發展的問題,以及現在面對媒體巨人,可能被踩死的台灣網媒。既然可多做,就多做。如果成員同意的話,個人認為自己在「東網」這件事上就是太「雞婆」,太積極。如果像別人輕鬆一點,可能就什麼事都沒有。

個人不認為這件事和「言論自由有關」。給陳哲扣上「限制言論自由」的大帽子,個人實在無法接受。個人在 2015/1/26 設立了一個名稱上有「廣場」的社團,因為和本社團有競爭關係,個人謹守分寸,從未在本社團公佈過。「廣場」的意思就是為了反映個人當時感覺有些綠營的人太狹隘,不能容忍異見,認為應該更寬廣一點。個人反而認為,本社團的現狀是言論自由更被限縮。

一位社團成員 0617 日在社團內發文寫道「以東網過去在香港的表現,對民主人士被抓表現出幸災樂禍的立場,也難怪陳哲先生對東網有意見。陳哲先生對網路訊息訊息接觸廣,對政治理論與政治環境分析專業而敏感度高。為防範臺灣重要民主性網路社團,逐漸被偽裝民主的力量赤化、把持,將嚴重傷及臺灣民主政治的未來發展,所以進行必要性的安全措施,乃是專業而負責的作法。」
此事與「言論自由」何干?

照片;竟把自由時報與「東網」相比】
幾位「0615 行動管理員」給陳哲扣上「傷害言論自由」的大帽子,實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在個人與他們的討論過程中,覺得他們對「東網」沒有踏實的知識,普遍地天馬行空。其中一位「0615 行動管理員」說,自由時報親蘇,「東網」紅色,各有所偏,差不多,自由時報不比紅色媒體「東網」好。對此個人實在無言。

個人每日必看四報頭版頭。平均一週大概有兩次,個人都會讚賞自由時報上窮碧落下黃泉,上天入地搜尋對台灣有利的內容為頭條,甚至感動。此處兩張照片為本週 6 日與 8 日四報頭版頭照片。在萬馬齊瘖,三報死氣沉沉與噤若寒蟬之際,獨自由時報作獅子吼。

對於民主的認知不同】
如前所述,「0615 行動」時個人認為當時是處於「持續溝通階段」,所以,當時對現狀的認知不同。個人當時還認為,我們「可以容忍更大的歧見」。個人認為「4 月新進的管理員」其「合法性」有問題,或是件超級無敵爭議的事件,但個人忍下來了,持續以民主對待。個人認為「民主就是要妥協,妥協再妥協,做出不可能的妥協,但絕不用暴力」。以陳哲的民主知識,認為我們甚至可以公開但斯文地搞鬥爭,但絕不用暴力。我們要為台灣建立千秋萬世的民主,就要自己也做得到。


這件事對個人的傷害實在很大,個人第四次勸告「0615 行動的管理員」對這事情要敏感,要有同理心,想想看要怎麼積極主動去做。個人曾數次在社團內說,個人只結交理性的同志,不結交感性的朋友。當朋友做錯時,就要割袍斷義。不是相反!

2015年7月11日 星期六

觀察中共政權的指標是它對民主人士、維權人士、主張言論自由人士的態度


民主制度是人類至今發明出的最佳政治制度,尊重人權是普世價值。「雲端民主人權智庫」關心台灣與各國的民主人權。因為中共一貫壓制民主人士、維權人士、言論自由,所以台灣不能和中國「統一」。民主與人權是目的,統獨只是達到此目的的「工具」或「手段」。

中國共產黨關心的是自己的權力?還是中國人民?大部份中國人民在這方面的看法是錯誤的。重要指標是中共對民主人士、維權人士、積極主張言論自由人士的態度。下則新聞揭露中共的真面目。這和兩蔣時代一樣。

下為這則新聞:
57 名維權人士被捕 中國官媒稱是犯罪集團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 2015071204:06 

網上近日傳出至少有 57 位中國維權律師、人權捍衞者被捕、失蹤、傳召、限制人身自由、約談等,中國官媒昨晚報導指,稱警方破獲一個以北京律師事務所為平台,「維權」律師、推手、「訪民」相互勾結、滋事擾序的涉嫌重大犯罪集團,點名稱日前傳出被捕的周世鋒律師、黃力群律師、王宇律師、王全璋律師等多人涉案,目前被警方刑事拘留。其中更指周世鋒等人涉其他嚴重違法犯罪,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

報導指出,該律師事務所犯罪集團,自 2012 7 月以來先後組織策劃炒作 40 多宗敏感案件、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又指出該集團由「維權」律師、推手、「訪民」相互勾結,組織嚴密、人數眾多、分工精細,以「維權」、「正義」、「公益」為名、行嚴重擾亂社會秩序之實。

報導又指,「維權圈」大體分為 3 個層級:組織核心層,包括周世鋒、劉四新、黃力群;策劃行動層,包括王宇、王全璋、吳淦;跟風參與層,包括劉某、李某等偽訪民。此外,更有專人負責拍片放上網造成強大輿論壓力。 報導又引述偽訪民的供辭,稱聲援活動的資金,部分是律師給付、部分是境外資助,也有從網上募捐;又指黃力群指證是誤信周世鋒才參與相關事情,已深切反省錯誤。(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蘋果這條新聞的來源是人民日報的一則新聞,其網址: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2015/0712/c1001-27290030.html

2015年7月2日 星期四

《談死刑存廢問題:兇殺案不是蟑螂,而是狼》

兇殺案不是蟑螂,而是狼》

主張廢死的人目前在台灣是「被誤會的一群」。贊成死刑的人是把兇殺案看成蟑螂,認為一定要用蒼蠅拍把它打死。他們以為主張廢死的人,看到的也是蟑螂,就指責主張廢死的人,「你為什麼不打蟑螂?」但是主張廢死的人,看到兇殺案時看到的是一隻狼,認為事情大條,知道這不是一個蒼蠅拍能夠處理的。

主張廢死的人感受兇殺案殘忍與悲慘的程度,與贊成死刑的人感受兇殺案的程度是相同的,只是他們更關注下一個問題上:這麼殘忍的事一定要減少。而在思考這問題時,他們發現事情很不單純。

維基百科《 死刑存廢問題》一條把台灣一般正反兩面主張全都列了,且部份解釋了為什麼兇殺案不是蟑螂,而是狼。對這個問題有興趣的人,建議先閱讀這篇,讀後的發言會比較有品質。

「人權與民主基本教義派」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製卡於 3 Jun 2015


台灣談死刑存廢數十年沒有進步》

死刑存廢問題的考慮,主要不在兇殺案殘忍與悲慘的程度,而在於如何減少社會兇殺案數,與此問題在道德學上的理論基礎。台灣談死刑存廢數十年,但民間討論不見進步。歐盟主張廢死,世界人權公約廢死,世界  138 個國家已經廢除死刑,台灣人應有興趣去瞭解他們的理由 維基百科《 死刑存廢問題》一條把台灣民間正反兩面的討論都包括進去了,而且還更有系統與深入。看完後發言的品質會更高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製卡於 31 May 2015



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錯誤的意識形態比道德低更可怕

錯誤意識形態的人比道德低下的人更可怕錯誤的意識形態比道德低下的人更可怕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14 Jun 2015













台灣社會認同「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與此類似,個人認為錯誤意識形態的人比道德低下的人更可怕。因為意識形態錯誤的人,他在傷害社會時,還以為自己在幫助社會;他做搞死社會的事毫不遲疑,他甚至還有道德的勇氣。這種人更需被驅逐。

2016 年總統大選國民黨原來推出洪秀柱為總統候選人

些人認為洪秀柱這個人的品德還不太壞,針對這一點,個人認為可宣傳下個觀念。台灣社會認同「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與此類似,個人認為錯誤意識形態的人比道德低下的人更可怕。因為意識形態錯誤的人,他在傷害社會時,還以為自己在幫助社會;他做搞死社會的事毫不遲疑,他甚至還有道德的勇氣。這種人更需被驅逐。

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

【 陳哲:預告蔡英文主席在華府將作一場有戰略高度的演講 】

蔡英文主席 6 月 3 日將在華府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演講的題目是「台灣迎向挑戰 — 打造亞洲新價值的典範」(Taiwan Meeting the Challenges Crafting a Model of New Asian Value)。在戰略中心演講,這個題目是很有戰略高度的,讓美國人知道,台灣可以對美國在亞太的利益做出貢獻。

四小龍時代,李光耀意氣風發,曾提出「亞洲價值」(Asian Value) 的觀念,就是認為拒絕歐美價值,認為亞洲人不同,例如亞洲人注重群體不同於歐美的個人主義等。「亞洲價值」(Asian Value) 在歐美都很有名,個人當年認為李光耀是無知且驕傲。

蔡英文的「亞洲新價值」 (New Asian Value) 是接著李光耀的亞洲故事繼續講下去,不過完全不同於李光耀。我們常聽到「台灣是華人世界最民主的國家」。按照下面預告的演講大綱,個人認為是把這說法擴大,即不止做華人的典範,而且擴大為「台灣作亞洲國家民主的典範」,做「亞洲的民主燈塔」。在現今面臨的挑戰方面,這同時是反對中國等國的民族主義。

「亞洲新價值」或「新亞洲價值」,個人認為最好就是講「普世價值」。個人常主張最重要的「普世價值」就是民主與人權。

習近平上台後在亞洲國家會議場合,喜歡推銷「亞洲命運共同體」,還有他的「一帶一路」與「亞投行」,都是搞亞洲國家團結,對抗歐美。習近平的這些概念個人認為可為實際攻擊重點,當然話不會講得那麼白。不過不知蔡主席與幕僚會不會講到。針對習近平的「亞洲命運共同體」與「兩岸命運共同體」,個人以自己發明的「台灣民主主體性」概念對抗

此外,蔡主席的「亞洲新價值」還包括了分配正義與社會安全網。

目前只看到演講內容預告,這篇演講的國際政治高度已經達到了。至於能講多好,就要看學問了。

下為此演講內容的預告新聞:
蔡英文CSIS演說 提倡亞洲新價值
自由時報即時新聞 記者陳慧萍/華府 3 日報導 2015-06-03  23:02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美東時間 3 日將在華府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演說,主題為「台灣迎向挑戰打造亞洲新價值的典範」(Taiwan Meeting the Challenges Crafting a Model of New Asian Value)。

據了解,蔡英文將在演說中提到,台灣面對各種國內外挑戰,從自由民主受到侵蝕,到維持台灣經濟自主的不確定性與日俱增,都必須要作好應對的準備,但她認為,台灣在因應挑戰的方式,實際上也是在打造亞洲新價值典範的過程。

蔡英文所提亞洲新價值的主要內涵,包括了參與式民主、公平分配與社會正義、以創新為基礎的經濟,以及積極和平的外交作為。

在民主參與的部分,當許多亞洲國家人民仍在威權統治之下,台灣已經為建立民主感到自豪,並珍惜爭取而來的權利及自由。

就公平正義與經濟創新的部分,面對全球化造成的分配不均問題,民進黨已經準備推動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邁向以創新、就業及公平分配為基礎的新經濟,同時積極構建以社區為基礎的社會安全網,以補救傳統式家庭為主的照顧網絡,作為創新、永續、分配與社會正義的重要機制。

在積極和平外交部分,蔡英文將提出,當亞洲面臨民族主義、擴張主義、以及軍事衝突的日增威脅時,台灣將以奉獻及分享的精神,來締造區域的和平與穩定。

蔡英文認為,在打造亞洲新價值模式的過程中,台灣可以做為一個典範和鼓舞力量,以亞洲新價值照亮台灣,也照亮亞洲

在此一演說中,蔡英文還將陳述台灣現階段所面對的民主、經濟與社會等層面挑戰及對策,並進一步提出在國家安全、對美外交、國際參與及兩岸關係的主張。


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雲端智庫初期的「鎮庫五寶」

本「雲端智庫」在今年一月設立,在此初期有下列「鎮庫五寶」。

個人在 2013/4/2 印製了一張名片,此名片至今已發出超過 600 ,多發給抵抗國民黨政權的社運人士下張圖片為此名片反面所印個人創作的五則學術命題,其中三則為初期「鎮庫五寶」的三則

上方名片印製於   20130402
第一則是版主發明之「政治學的第一原理」或「政治學的起點」。
「政治學的第一原理」或「政治學的起點」》

掌權者的本質為保權、濫權、擴權,以至於極權,而且是以秘密的、欺騙的、溫水煮青蛙的方式。這可能是「政治學的第一原理」或「政治學的第一命題」或「政治學的起點」。

個人認為「掌權者的本質為保權、濫權、擴權,以至於極權,而且是以秘密的、欺騙的、溫水煮青蛙的方式。」這可能是「政治學的第一原理」。

十九世紀英國歷史學家阿克頓勳爵(Lord Acton 1834-1902)曾說:「權力導致腐化,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化。(或權力使人腐敗,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敗。」(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

個人的命題可能比艾克登的更精確,而且明指它在政治學理論上或政治學原理上是「政治學的第一命題」或「政治學的基本原理」,也可說是「政治學的起點」。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上方圖卡製作於 20150205。
二是版主給道德下的定義;道德的最佳定義為「道德是尊重人的主體性」,道德的次佳定義為「道德是尊重人的尊嚴」。












上方圖卡製作於 20150531。
三是版主認為所有「社會科學成立的必要條件」,其內容為「任一社會現象的理論,只有在它能不被濫用,或不被陽奉陰違,或不被用來詐騙,或不被 abused,或不被 missbraucht (德文時,它才達到了成為社會科學 (science) 理論的必要條件 (necessary condition)」。
















上方圖卡製作於 20150531。

四為版主對制訂憲法目的的看法;陳哲認為應憲法明訂「本憲法制訂之目的在求善(道德)、求真與求人民幸福。」




上方圖卡製作於 20150509。
五是版主對國家主權本質的看法;版主認為「主權是憲法寫好後,暗地裡再把它做掉的詭計。」










上方圖卡製作於 20150131。
此外,此名片的最後兩則為陳立民(陳哲)創作的哲學命題。

其中第四則是哲學認識論的問題,個人主張「人本性把握事物的方式是把主觀的思想投射到外物,並以此把握事物。」受限於名片字數未說出的是,這是人「最初的」認知方式或認識活動,它「先於」感官接受性的活動。這裡所說的「人本性」,即「人性」,乃指人的動物性,亦為人的感性。

「把主觀的思想投射」這一句也可用來批評中國傳統思想,中國的儒道佛思想都只是把主觀的意識形態投射於外,沒有客觀的價值。中國傳統思想最後的一位大思想家牟宗三先生也如此,當代台港中新儒家亦如此。

個人主張,「中國沒有哲學,只有思想。」主要論述之一就是中國這種主觀投射性的思想方式。傳統中國思想未能開出科學與民主就是證據。

第五則命題則是關於人類 mind 或心智的結構。一般談理性與感性時,個人認為應該再加上一個自我,因為理性、感性與自我三者的關係是完整的講法,也可把一般講的理性與感性講得更清楚。名片上簡短文字為「在 mind 中自我位於核心,其外第一圈是感性,第二圈是理性;感性影響自我最大;但人要成為理性的才有自我。」進一步說明時個人認為,mind 的結構是同心圓式的,其中自我位於 mind 的核心,mind 外的第一圈是感性,再外的第二圈是理性。感性與自我直接接觸,其實二者是難以清楚分開,所以感性影響自我非常大;感性的我就是動物性的我。理性因為在外圈,所以和自我有些隔閡;但是人要成為理性的,才有自我,即才不是動物。個人批評中國沒有哲學將以這個結構為根據。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